安徽切换
新闻
安徽援疆三年:安排援助资金8.14亿 实施项目113个
2013
07/04
11:37

在皮山县二小,记者见到了蚌埠援疆教师李娟。这位2012年度江淮志愿服务优秀个人,很想念家里一岁多的孩子,但她说:“选择援疆,就是选择吃苦,对不起孩子,对得起安徽和新疆的父老。 ”简单的一句话,透出豁达和美丽。

许许多多像李娟一样的江淮儿女,正源源不断地融入安徽援疆队伍。6月中旬,记者远赴皮山县,见证我省援疆队伍的创造与奉献,感受江淮儿女与边疆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截止到目前,我省三年累计派出援疆干部人才183人次,安排援助资金8.14亿元,实施项目113个,建成82个,在建31个,推动当地城乡面貌发生巨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有力促进了皮山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民生为先:从“放心水”到“安居房”

6月16日上午,皮山县杜瓦镇亚克乐村,村民布再乃普·胡东白地正在自家的院内用清澈的自来水洗菜:“过去要到两公里外的山涧去挑水,还是含有大量泥沙的混水,冬天结冰,取水更加困难。现在不用出门就喝上了干净的甜水,谢谢安徽的援建。 ”

作为安徽援建的民生工程之一杜瓦河流域联合水厂,投资1070万元,不仅建有取水集水池、蓄水池,而且还新建防洪堤300多米,解决了杜瓦镇、皮亚勒玛乡和皮亚勒玛农业开发区11000多人的饮水困难。

我省在皮山县实施援疆工作中,将民生问题作为重点,大力推进安居富民工程和定居兴牧工程,让广大农牧民切实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康克尔柯尔克孜族乡是以柯尔克孜族为主的边境乡。去年,全乡69户牧民告别了游牧生活,住进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房。康克尔村村民阿巴拜克尔·阿不都热合曼说:“以前的土坯房,刮风漏土、下雨漏水,低矮昏暗,烧火做饭烟熏火燎。如今住进了80平方米定居兴牧房,宽敞明亮,生活方便自如。 ”

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的乔达乡安徽清泉小区,是我省援疆建设又一亮点。完善的小区规划,配套的基础设施,具有民族特色的安居富民房,给这里的农民带来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乔达乡负责人米吉提·哈萨尼说,清泉小区计划建设150户,如今已完成120户,每户房屋面积都在83平方米以上。

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援疆队伍完成了皮山县城规划修编、8个城区专项规划、16个乡(镇)和15个示范村规划编制及1∶1000地形地籍国土测绘工作;基本完成了皮山县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桑株河、杜瓦河流域规划。

记者从安徽援疆指挥部了解到,3年来,我省紧紧围绕民生第一、群众优先这一主题,实施了一大批项目建设,改善了受援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现已完成10581户安居富民房和定居兴牧房建设。

产业为重:从“被动输血”到“自主造血”

乌吉买买提·库迪列特是皮山县木奎拉乡喀克夏勒村科技示范户,安徽援疆温室大棚改造示范项目基地有4座大棚是他家的,乌吉买买提说,今年一座棚,一茬番茄收入就近万元。

在木奎拉乡,我省计划3年投入1000万元,对皮山县700座危旧大棚进行重新改造,将原先土墙木架结构大棚,改成永久性的钢筋骨架无立柱、砖混结构,目前已完成118座。此外,还投入600万元,新建了85座新型农业设施大棚。

“我们不仅援建大棚,还对农民开展一对一的技术培训。 ”来自合肥的江淮园艺农技师张魁说,建好大棚,教会技术,这里农户棚均收益由以前的60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2万多元,同时,也解决当地吃菜难的问题。

2012年,我省从帮助皮山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着手,先后在藏桂、乔达、木奎拉等乡镇发展了5000亩农业滴灌示范区,并引入农业产业化企业进驻开发;在阿扎吾江沙漠发展了1500亩红枣、450亩防护林;在315国道沙安路段两侧高标准完成了1400亩经济林造林绿化示范工程。

我省在“输血”之外,更重视产业“造血”,引导安徽人才、资金、技术与新疆的资源、区位等优势结合,鼓励企业到新疆投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口帮扶皮山产业园区,目前已有30多家企业入驻皮山开发区,2012年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

铜陵有色有意开发大红柳滩铅锌矿,赛维合肥公司积极推进皮山2万千瓦光伏项目,芜湖广和集团投资逾亿元的农用可降解薄膜项目将启动,江淮园艺西甜瓜已在藏桂乡成功制种,德昌药业在和田已注册分公司并在皮山建立了种植基地,亳州市7家知名中药材龙头企业与皮山县签订维药产业发展框架协议等,为当地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年来,我省累计安排援疆资金8.14亿元,实施项目113个,建成82个,在建31个。其中今年计划安排2.66亿元援疆资金,已于4月中旬全部到位,计划实施项目全部开工。

智力援疆: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着眼为受援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我省实施了教育援疆“千秋工程”。

5年来,我省安排教育援助资金2.9315亿元,占安徽援疆资金总额的21.6%,位居19个援疆省市前列。 3年来,共有三批116名安徽老师赴和田皮山支教。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搭建远程双语教育培训平台、送出去请进来、配备科大讯飞畅言语音双语教学设备”等“四位一体”举措,为皮山县培训双语教师550人。和田皮山在安徽就读的三年制幼师班、四年制高中借读班和五年制医学护理班学生已有320人。 6所省属安徽高校定向和田招收50名本科生。投资1.85亿元的皮山县职业高中主体框架已经完成,今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

皮山县二中教师玛依拉说:“安徽老师很敬业,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学校的实际相结合,上公开课、办开放式课堂,还通过结对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 ”学生阿迪拉说:“安徽老师的课生动有趣,他们还给我们学校捐图书。 ”

针对皮山县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薄弱、卫生专业人才匮乏以及“看病难”等实际困难,我省“十二五”期间规划投入卫生援助资金1.87亿元,从基础设施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全方位、多角度规划对口支援工作。

有着50年历史的皮山县人民医院,脑外科手术一直是空白。来自蚌埠市第三医院脑外科的援疆医生王昊,用自己专业特长建立了脑外科。王昊说:“培养当地医生和护士队伍,要进行大量的工作。目前颅脑外伤的手术,包括高血压脑外伤的手术,已经成功做了好几例。 ”

如今,皮山县二甲医院已开工建设,80个村级卫生室改造已经竣工。两批28名援疆医生,帮助完善医疗制度,规范诊疗程序,进一步健全了医疗卫生三级网络,并组建了皮山县人民医院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积极开展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白内障复明术、妇科腹腔镜手术等150多项“新项目”,填补了当地医院的多项技术空白,有效缓解了农牧民群众“看病难”。(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