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切换
新闻
打造“生态福地 智造名城” 安徽马鞍山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
03/15
17:49

安徽省马鞍山紧盯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战略目标,奋力打造“生态福地 智造名城”,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工业发展成效斐然。

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

2020年,全市累计完成技改投资增幅9.3%,累计增幅超全省平均水平(-0.9%)10.2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全省第4位。

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4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0户)的134%、奋斗目标(120户)的111.7%,截至目前现有规上工业企业1173户。

2020年全年我市累计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0075户,新发展私营企业9746户,截至12月底,全市合计市场主体21.19万户,较去年同期净增1.99万户,市场主体大幅增加。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完成2.0版本合计3394户企业的亩均效益评价,全市规上工业企业2019年度平均亩均税收13.96万元。实施优质企业做大做强、潜力企业提档升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低效企业倒逼退出“四个专项行动”。对A类优质企业,从项目资金申报、评先评优、荣誉称号认定等各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推进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要素与企业精准对接,颐海食品、金林科技、比欧西气体等一批企业亩均税收成长超过300万元;建立A、B类重点潜力企业培育库,“一企一策”实施精准培育,推动76户A、B类规下企业上规模;推动水电气等差别化价格政策措施全面实施,倒逼150户低效企业转型退出,盘活、腾退低效用地5163.95亩。



加快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步伐。编制“十四五”高端智能装备发展规划,印发《马鞍山市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实施意见(2020-2022年)》,重点加大智能制造、机器人产业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建立智能制造“项目库”和“智库”,2020年推动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63个。支持企业创新,打造精品工程。2020年获认定省级智能工厂3家、数字化车间13家,累计8家、34家;认定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数字化生产线38家,累计5家、48家、18家;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6家、101家、285家,获认定省级新产品204项、省级工业精品44个。与赛迪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建设马鞍山智能制造服务平台,依托中钢矿院打造马鞍山“工业大脑”。召开中国宝武绿色发展与智慧制造现场会,发布《中国宝武智慧制造行动方案》(2021-2023年)。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疫情期间,科学制定企业复工指南、规程及工作方案等,指导企业有序复产,规上工业复工进度完成省、市要求,实现应复尽复。推动建立长三角地区协调调度机制,帮助蒙牛、川宇等企业解决上游原材料企业复工生产,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复产。全力做好规上工业和技改项目调度推进,奥克斯年产800万套智能空调及配套产业园项目一期、马钢股份重型H型钢生产线工程项目等28个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顺利竣工。

实施精准服务企业。“企业+中介”模式。组织省级以上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开展政策宣传和政策申报个性化诊断服务,帮助企业梳理政策申报清单985份2429条。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政策知晓率达99%以上。“企业+高校”模式。组建安徽工业大学马鞍山产业学院,以高校培养方式,围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通信通讯、半导体四大产业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首批4个专业140名学生报名。“企业+需求”模式。编制龙头企业本地配套需求、中小微企业对接需求“两个目录”,举办3次产业协作对接会,达成合作意向12个。

探索推广5G场景应用。出台《支持5G发展若干政策》,编制5G发展规划。成立“中国联通马钢联合实验室”,加速“5G+无人矿区”等项目实施。推动云计算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安徽祥云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皖企登云”推荐云平台服务商,全市“上云”企业超300家。召开全省推进5G示范应用现场会,副省长何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截止目前,我市已建成1049座5G基站及配套设施,998个5G基站投入商用,完成2020年目标任务,初步实现了主城区和重点工矿区5G网络覆盖。

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2021年,预计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户。

强化重点工作专班调度。落实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工作部署,推进宝武马钢“1+8”产业基地建设,紧盯宝武特冶新基地、吉利商用车集团运营总部和整车生产基地、宝武钢管事业部新建258钢管产线、集成电路关键零部件等重大建设项目,做好项目落地、配套政策、产业链招商等服务。制定吉利商用车集团运营总部和整车生产基地专班工作方案,从建立对接机制、健全组织架构、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增强力量,加快实施电动重卡、新能源客车、专用车等整车制造和关键零部件项目。

深化亩均评价结果运用。探索在差别化金融供给、差别化创新要素流动等领域,全面运用亩均效益评价结果。加大低效企业、低效用地退出工作,“一企一策”推进差别化水电气加价政策实施。在产业政策、企业培育申报、优秀企业家评选、人才工作、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领域,进一步联动运用评价结果。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编制《智能制造十四五规划》,修订《马鞍山市扶持产业发展政策的若干规定》,借力中国电子产业发展研究院,打造马鞍山市智能制造服务平台,每年对1000家企业开展诊断服务,制定整改方案,定期开展智能制造培训,加强企业精益管理,提升认知度,对标发达城市,打造智能制造标杆示范企业,发布马鞍山市智能制造水平评估报告。同时依托中钢矿院开展“工业大脑”建设,重点解决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统筹推进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力争2021年全省智能制造现场会在我市举办。

推进铸造产业绿色转型。印发《马鞍山市铸造产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将铸造产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纳入年度考核,以“整改提升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淘汰落后一批、招大引强一批”为工作目标,通过制定铸造企业环保、安全生产、技术工艺装备节能提升标准,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马鞍山市特色的绿色智能铸造产业聚集地。

实施企业精准帮扶。以市企业服务中心的成立为新起点,加强中小企业调研,摸清企业实际需求,从优化环境、融资担保、人才培育、专精特新、全民创业、平台建设、对外合作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服务企业的精准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开展政策宣传,继续举办龙头企业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产业对接活动,帮助中小企业寻找订单,开展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摸排和金融对接,全力做好中小企业服务工作,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培育市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户。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