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切换
新闻
中部崛起安徽如何做?打造高能级大国重器,攻关“独门绝技”
2021
09/14
10:37

南都讯 见习记者 陈秋圆 发自北京 “近年来,安徽省把科技创新作为最大政策、第一动力,不断激发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王清宪带头领衔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4.95%,举全省之力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9月1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介绍了安徽近年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的成效。

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0.3%

目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国家实验室等一批国家战略科技平台相继批复建成。并涌现出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等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0.3%,2020年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8,连续9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南都记者获悉,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截至2020年底,安徽已建成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210家,省重点实验室17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4家、院士工作站62家。

邓向阳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2020年两次到安徽考察,要求安徽要下好创新先手棋,强调安徽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关键靠创新;要对标世界一流,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力度。

南都记者关注到,安徽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真金白银支持创新型省份建设,7年来共安排专项资金74亿元,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从“十二五”末的2.8%增加到2020年的4.95%。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设计出台了涵盖创新驱动发展全链条的科技创新政策,建立了“企业愿意干、政府就支持,市县愿意干、省里再支持”的推进机制。

培育人工智能等5个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下一步安徽如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对此,邓向阳指出,将有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打造高能级“大国重器”,聚力打造“五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市一中心”分平台,将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作为全省科技创新“一号工程”,高水平推进国家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让“大国重器”成为维护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定海神针”,催生更多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在更多领域实现并跑领跑。

二是加快攻关“独门绝技”,既甩掉“卡脖子”的手,又锻造“杀手锏”技术,围绕量子信息、热核聚变、先进光源、稳态强磁场等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开展攻关,加强先进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力争突破一批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奋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三是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建设运营“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安徽创新馆,梯级建设重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新兴产业专项,大力培育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智能家电5个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四是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积极推动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建设,深入实施新时代江淮英才计划、科学中心人才“10条”等政策,让更多英才汇聚江淮,让更多“英雄”有用武之地,让安徽真正成为“养人的地方”。

五是深耕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实验,把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作为科技体制创新的魂,探索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和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健全首席科学家、经费包干制、股权期权激励等制度,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