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现状
一是基础条件日趋完善。共征用土地近3000亩,完成了开发区“四纵四横”主干道路建设,基本实现开发区2平方公里的工业核心区的路、电、通讯、宽带、排水、土地平整“五通一平。
二是招商引资初见成效。至2008年底,引进项目46个,协议引资22.89亿元,入区建设35家,落实到位资金6.8亿元,招商引资的势头 逐年看好。
三是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已建成和部分建成投产的有25家,建成了笑果科技、兴程食品、精工机械、百方针织、均达绝缘材料等一批优势企业,初步形成了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格局。
四是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开发区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开发区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洽谈,现场办公、就地解决建设问题渐成制度;实行封闭式管理和检查准入制度,投资者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
五是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探索、总结,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一站式”受理,“一条龙”帮办,“全天候”帮建的服务模式;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建设水平;建立了“签约项目快开工,在建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上规模”的项目推进机制。
二、存在问题
一是发展环境趋紧。宏观经济增势趋缓,企业投资意愿减退,导致开发区招商难度加大,项目建设进度放缓;同时,毗邻地区发展的势头迅猛,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还处于劣势地位。
二是发展条件受制。因起步较晚,存在着规划面积太小、发展空间不足问题;投入乏力,多是围绕项目配套建设,基本上征一块、建一块、用一块,短期内无力承接大项目入驻。
三是发展基础不牢。缺少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的龙头带动型项目,产业链延伸空间狭窄;部分项目投资规模小,建设进度慢、竣工投产慢,履约率低、科技含量低、投资强度低;缺少物流等三产服务业的支撑,导致主导产业长远发展的后劲不足。
四是发展氛围不浓。个别部门发展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存在迟作为、慢作为、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现象;少数部门片面强调部门利益,绕过政府承诺和协议约定,对减或免项目采取变审批为服务,坚持收费。
三、几点建议
一要坚持“规划立区”。抓住新一轮土地修编的机遇,预留足够的空间,扩大控制面积,并适时完善开发区总体规划调整手续。一是按照“一轴三园” 的规划和开发区“南进东扩”的思路,使开发区规划达到25平方公里;二是委托国内有影响的设计院,高标准超前规划,避免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三是在对开发区重新定位,规划各功能分区,提升招商的竞争优势;四是创新融资渠道,采取土地运作,以地换钱、以地换建设,确保规划的实施。
二要坚持“招商活区”。招商引资是开发区的生命线。为此,应做到三个“强化”:强化招商效益新理念。看产业,要计成本,要问强度,要看注册,要看产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招商引资工作;强化产业招商新理念。利用金融危机的洗牌效应,加快产业升级,拉伸产业链,做大主导产业;强化招商目标新理念。在做好主导产业招商的同时,着力引进一批基地型、龙头型的战略项目,力争每年有一个亿元以上的大项目落户建设。
三要坚持“项目兴区”。项目建设是开发区的核心和灵魂。为此应做到“促开工”。积极沟通、协调,做好前期手续,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建设。“抓在建”。采取多种方式跟踪督促、狠抓落实,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扶投产”。鼓励投产目增资扩股,启动后续工程;多方协调,创造融资条件,破解难题,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清违约”。收回迟迟不能投产的问题项目用地,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四要坚持“人才强区”。开发区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要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建立健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优胜劣汰机制,把全体干部推向谋事创业的主战场。总之,要在开发区树立起没有官员、只有服务员的观念,没有职级高低、只有贡献大小的观念,没有文凭高低、只有能力强弱的观念。
五要坚持“服务优区”。服务是开发区的生产力和竞争力。管委会一是要健全制度,加强协调,缩短办事流程,打造开发区服务品牌,当好投资者的服务员;二是倡导职责内该办的事,要速办“快通”;当工作运转不畅需要协调时,要及时“沟通”;在面临困难和矛盾时,要积极“疏通”;对有利于发展但限于条条框框的事,要大胆“变通”。县直各职能部门要建立“无门槛、高效率、低成本”的投资审批服务机制,打造便于办事、适于创业、利于引资的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