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切换
新闻
亳州工业园区蓄势起飞
2013
04/07
10:10

在人们的记忆中,一年前,这里还是乡村农田、鸡犬相闻的一片清静土地;一年之后,这里变成了活力四射、机器轰鸣的开发热土,成为客商们纷纷“抢滩”的黄金之地。

金秋十月,记者来到安徽亳州工业园区采访,走在紧张施工的纵横交错的交通路网中,目睹着平整土地的机器来回穿梭、已开工建设的座座厂房,所到之处,都让人亲历着一股股火热的建设激情,体会到经济蓬勃发展的活力,感受到一个崭新的亳州工业园区正在蓄势起飞。

园区建设开启“新纪元”

安徽亳州工业园区是在2003年1月市政府批准的亳州民营工业园区和国家农业部批准的农业综合开发区的基础上,整合而成,2006年4月28日,经国家发改委同意,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2006年9月之前,园区发展缓慢,甚至一度停顿下来。

2006年9月23日,谯城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干部大会,发出了“举全区之力,建设安徽亳州工业园区”的号召,将园区工作提高到谯城区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将“倾谯城区所有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展亳州工业园区。

“2006年9月23日是亳州工业园区的‘新纪元’,就是从那一天起,园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谈到园区发展历程,园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丁伟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之情。

“可以说,大家的心里根本没有‘天’的时间概念,而是按‘小时’走过了这365个日日夜夜。”带着高涨的工作热情,广大干部群众立即投身于园区建设之中,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创造出了非凡的业绩,让工业园区建设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用真情破解“征地难题”

“工业园区一开始最难做的工作就是从农民手中征收土地,而现在,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已经破解了征地难题!”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杜建林这样告诉记者。

在让农民失地“不失业、不失房、不失志”的工作方针指导下,谯城区直13个职能局组成13个工作组,100多人,自带干粮和茶水,深入到被征地农户家中,做思想工作,宣传政策,掌握了大量的村情、民情,与老百姓产生了感情。

同时,园区管委会按照国家征地补偿标准,及时足额赔付征地补偿款,并为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办理农转非和最低生活保障。一年来,已为751人办理了农转非,为51人办理了城市低保,为86人办理了农村低保。园区还有组织地将失地农民对外推介用工,已为710人办理了就业服务卡。

在扎实的工作中,工业园区赢得了民心,取得了民意,土地也一分一亩地征收上来了,征收难度也越来越小。据记者了解,从去年9月到目前,省政府给园区下达了4批征地任务指标,第一批922亩,13个工作组100多人,用了9个月时间完成,第二批424亩,4个工作组40余人,3个月基本完成任务,第三批403亩,1个工作组10余人,只用了1个月就完成了。对于最近接到的第4批815.74亩征地任务,征收工作进展将更为乐观。

如今,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说得最多的就是:“农民是最通情达理的,只要我们的工作做到位,征地工作就一定能完成。”

建好基础设施“筑巢引凤”

安徽亳州工业园区从筹建之日起,就重视园区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园区应有的优势。今年4月,工业园区又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对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重新调整完善,历时4个月编制完成并于8月份通过专家评审。新规划起点高、标准高,将大大提升园区档次,为园区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谯城区委、区政府认识到,工业园区要发展,只有规划是远远不够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尤为重要。为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谯城区多方筹集资金,解决亳州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据了解,今年,谯城区将投资近亿元用于工业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园区“三纵八横”全长11.7公里的十一条道路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后可直接和105国道、311国道相接,园区的交通将十分便捷。同时,道路绿化设计、路灯安装等工作也正在积极进行。园区的发展环境也得到了综合治理。

园区内基础设施的逐步配套完善和发展环境的日渐优化,为园区加快招商引资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项目选我”到“我挑项目”

在对亳州工业园区的采访中,该园区的招商引资速度令记者感到惊讶:短短一年时间,园区新进项目达到30个,总投资13亿多元,平均每个项目投资4460万元。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能够取得这样的佳绩,与谯城区委、区政府的重视程度是分不开的。

“区委、区政府班子成员,区人大、政协班子主要负责人每人每年要牵头引进区外资金5000万元;区人大、政协、纪委、人武部班子其他成员每人每年要牵头组织引进区外资金3000万元……”记者在谯城区今年出台的《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决定》中看到这样的“强制性”规定。

在政府的强力带动下,亳州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呈现出规模大、层次高、技术新的特点。并且随着园区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的入园门槛也在提高,以往“捡进篮子都是菜”的招商做法也得了彻底改变。

园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朱炯告诉记者:“以往招商引资都是项目方来考察我们,而现在,则是我们在挑选项目。以前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就能进入园区,现在提高到了2000万元以上。而且,如果某个项目不符合园区的发展定位或者达不到环保标准,那么,对不起——免进,即使投资再大也不行。”

以优质服务感动“上帝”

在园区管委会办公室,记者遇见了北京(亳州)诺斯城塑胶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祥振,正坐在沙发上悠闲喝茶的他,根本没有“求人”办事的样子。通过交谈,记者得知,这个项目是在今年徽商大会上签约的,总投资为4000万元。

“管委会对项目实行‘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务,为我们办理相关手续,我只需要提供相关材料就行了,他们安排有专人‘跑腿’。”王祥振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我的项目这个月就能开工,本来我预期年底能动工就不错了,管委会的办事效率让我很满意。”

而对于这样的工作效率,园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朱炯却不太满意:“如果不是今年夏季雨水太多,这个项目可以再提前两个月开工。”

据记者了解,园区管委会一直把项目建设当作重要工作,采取专人专盯、专事专办、跟踪服务的措施,加快工作进程。入园协议签订后,盯住项目业主,督促进行;设计完成后,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门的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评审会;设计完善后,专人陪同项目业主办理各种手续,并召集土地、建设、环保、工商等部门进行现场办公,集中发证;开工手续完备后,专人协调水、电等工程施工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做到了条件成熟一个,项目开工一个。

目前,新进的30个项目中,已经有19个通过了规划评审,1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园区经济发展强劲

“招进的项目促上马,上马的企业促发展。”如今,亳州工业园区内已经建成投产的企业都在铆足了劲加紧生产。数据显示,2006年,园区内企业共实现税收1548.4万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054.03万美元,2007年上半年,实现税收1538.9万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241.60万美元,经济效益明显增强。

截止到2007年9月,亳州工业园区实现入园企业10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家,年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3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目前,园区已形成了以井泉、济人、沪谯、协和城等企业为主的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和以古井瑞福祥、亚强天然色素、七里香等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赋予了安徽亳州工业园区无穷的活力和发展后劲。这片不断发生着奇迹的热土,承载着人们越来越多的期盼。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