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切换
新闻
六安市招商局
2013
04/08
22:11

六安市位于中国安徽省西部,大别山的北麓,素称“皖西”,是大别山和沿淮区域中心城市,地处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腹地,是安徽省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现辖金安、裕安2区和寿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5县,设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人口695万。

六安历史悠久,皋陶及部族在这里生息,故六安又称“皋城”;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安平地”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用至今;涌现出了西汉大教育家文翁、三国名将周瑜、“宋画第一”李公麟、明代兽医学鼻祖喻本元、喻本享兄弟,一代帝师孙家鼐等著名历史人物。六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走出了洪学智等108位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享有“将军摇篮”的美誉;建国后兴建了举世闻名的淠史杭灌区枢纽工程,充分体现了六安人民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突出贡献。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撤地建市后,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适度超前的城镇化带动相对滞后的工业化,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和城乡统筹,大力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和招商引资主战略不动摇,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推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全市经济社会步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2007年,六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2%,财政收入增长3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6.9%和21.3%,农业总产值增长11%,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42.5%,增幅保持全省首位,效益综合指数大幅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年末金融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8.2%、16%,贷款增量首次跃居全省第3位。

青山绿水红土地,淳风古韵绣乾坤。今日的六安生机勃勃,未来的六安前景美好,六安已处于机遇凸显、活力倍增、厚积薄发、加快崛起的新阶段。六安区位优势明显。六安贯淮淠而望江海,连鄂豫而衔中原。312、206、105等3条国道,已建和在建的宁西、商景、合武、合淮阜等4条高速公路,合九、宁西、沪汉蓉等3条铁路纵横全境,六安成为国家级陆路交通枢纽城市。合肥新桥机场和淮河周集港的兴建,将进一步彰显六安的区位优势。六安生态环境优良。巍巍大别山,滔滔淠史杭,山高水长,山青水秀,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9%,是全省最大的林业基地。六安大别山以独特的地质地貌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并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能总蕴藏量50万千瓦以上,占全省三分之一。城镇大气环境质量稳定保持在二级以上,农村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一级标准。五大水库60亿立方米蓄水,水质稳定保持在二类水标准。六安资源物丰富。六安物华天宝、物产富绕,有充足的农产品资源,盛产粮、棉、油、茶、麻、丝绸、蔬菜、林果等110多种农副产品,为全国粮、油、猪、禽高产区,盛产金、银、铁、铅、锌、花岗岩等40多种矿物资源。其中霍邱铁矿储量16.5亿吨以上,远景储量20亿吨以上,位居全国第五。六安产业基础坚实。近年来,坚持工业立市,不断加快工业化进程,重点推进钢铁、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电力、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原加工等产业发展。  8个省级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成面积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已经形成。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粮食总产突破400万吨大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产值已突破100亿,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畜牧、水产、蔬菜等产品数量质量均居全省前列,拥有多种国优、部优、省优农产品,六安瓜片为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霍山石斛、皖西白鹅名闻遐迩。六安投资环境优越。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市在政策、资金和项目上奖获得更多的支持,政策环境越来越有利;六安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4.2平方公里,城镇化充达33.5%,各省级开发区承接转移的能力越来越强;市政务服务中心作为全省一流的政务超市,功能不断完善,行政效能不断加强,发展的服务环境也越来越好。“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务实创新、敢于争先”的六安人民正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三大跨越”和“三个翻番”,向着全面建设小康六安的既定目标迈进。 

 

六安市招商局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0564—3378302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