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鼎力混凝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力混凝土)向媒体反映称,2011年他们企业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与龙王乡政府签订“招商项目协议书”入驻阜南县龙王乡,主营预拌混凝土。然而,今年7月份以来,阜南县有关部门却采取强制断电的手段迫使企业停工停产,理由是企业土地手续不全,将进行强制拆除。
为此,8月22日上午媒体一行来到位于阜南县龙王乡合胜村的鼎力混凝土有限公司进一步了解详情。
据了解,鼎力混凝土于2011年由阜南县纪委牵头招商,与阜南县龙王乡政府签订“招商项目协议书”,并经阜南县发改委项目备案(发改字【2011】128号文件)租赁龙王乡合胜村27.788亩地,总投资2000余万元而成立。根据协议,龙王乡政府将在协议签订之日起5年内,为鼎力混凝土完成项目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的办理。
鼎力混凝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溯采访中告诉记者,2012年3月20日,阜南县国土局以鼎力混凝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由下发处罚决定,决定罚款87540元,并要求退还所占用土地同时没收土地上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后该公司通过司法诉讼,阜南县人民法院仅支持罚款决定,对退回土地和建筑物罚没没有支持。
周溯说,被处罚后他们企业通过与龙王乡政府协调,加快了企业所占土地的手续完善。终于,在2013年12月30日,阜南县通过增减挂方式对合胜村鼎力混凝土所占土地的征收得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建设用地的批复。
虽然土地指标得到了安徽省政府的批准,但是在落实到鼎力混凝土具体项目上,阜南县国土等部门却一直没有执行。关于具体原因,周溯告诉记者,阜南县国土局的理由是鼎力混凝土为未批先建,项目所在土地上有建筑物无法落实。
采访中周溯气愤的告诉记者,当初签协议投资属于“先上车后买票”,从阜南县到龙王乡各个部门都知道,得到阜南县、龙王乡两级政府的支持,而且工商、城建等部门还履行了企业的所有经营资质,现在国土部门却以地面上有建筑物为由不予以办理土地所有权证,属于典型的耍无赖。
2018年7月13日,阜南县国土局发函阜南供电公司将鼎力混凝土的用电断掉。7月23日,阜南县城乡管理行政执法局下发(南城管告字【2018】第25号)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要求鼎力混凝土自行拆除混凝土搅拌站。
据周溯介绍,2017年鼎力混凝土专门投资700来万元对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改造,是阜南县第一家通过环保督察验收的混凝土经营企业,如果企业按照要求将设备拆除将损失惨重。
目前,鼎力混凝土有限公司仍然处于断电停工停产状态,等待他们的将是被拆除后的巨额损失。
就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鼎力混凝土有限公司又一次接到阜南县城乡管理行政执法局下发(南城管强催字【2018】第25号)行政强制执行催告书。
采访结束后周溯告诉记者,2011年鼎力混凝土项目的落地,得到时任阜南县长、现任阜南县委书记崔黎的大力支持和重视,因为在他们企业投资前整个阜南县仅有一家预拌混凝土企业,对市场形成垄断,对地方经济发展不利。
为此,2018年8月14日,鼎力混凝土有限公司还专门托人向阜南县委书记崔黎反映情况,具体是:崔书记你好:阜南县鼎力混凝土有限公司于2011年作为龙王乡与阜南纪委招商项目,落户于合胜村。也是崔书记刚到阜南做的一项民心工程。⑴解决了混凝土垄断(当时只是一家)。⑵稳定了阜南建筑市场的正常。龙王乡与公司签订协议,5年内把所租用的土地办理土地使用权。2013年12月30日省里批复后(有文件)。龙王乡多次与国土局协调要求供地。国土局说地面有附属物,不供。现在国土局下发处罚决定土地不合法,必须拆除。城市执法局下发处罚决定,未有规划许可证,拆!拆!(沒有土地证,哪来规划?)公司已经断电,无法生产经营,损害了反映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重大损失。公司自2012年8月投产以来已交税500万,(不含开票税百分之三)反映人请求:⑴恢复供电,撤销相关行政处罚,维护反映人合法权益。⑵兑现政府承诺,章显政府公信力,尽快让国土部门给反映人供地。但是遗憾的是一直没有得到答复。
编后:2016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针对招商引资“JQK”问题明确指出:招商引资“JQK"是关于政务诚信的问题。政务诚信建设是全社会信用建设的关键。信用建设四大领域: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政务诚信是关键,商务诚信是重点,社会诚信是基础,司法公信是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李克强总理要求,各级政府要把诚信施政作为重要准则,只有政务诚信率先垂范,社会诚信才能蔚然成风。
现在确实有少数地方有你说的这种情况,存在政府及其部门政策不落实、承诺不兑现、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等一些失信现象,严重损害了营商环境,也损害了政府形象。党中央、国务院对政府的诚信建设高度重视,要求把政务诚信建设作为今年全社会信用建设的重点,在这方面,你问有什么强约束,我觉得,我们在政务诚信方面,今年至少要做五项工作,简单说就是出意见、建记录、搞预警、追责任、树典型。
2、“JQK"现象原因何在?
“JQK”比较流行的地方,往往有这么三个特征:
一是发展方式仍很粗放,单纯靠用地这类吸引力来招商,缺少稳定释放的投资潜力;
二是地方政府仍比较“任性”,党政主官对待投资者的态度阴晴不定;
三是缺少对民企的制度性保障,令投资者在政府的强势和任性前束手无策。
为什么在民企集中发展之地,往往少有“JQK”的踪影?原因恰恰跟以上三个特征形成对照:
一是这些地方吸引民企的绝不只是一时的用地空间,而是拥有对投资者更广泛的吸引力;
二是这些地方的政商关系比较和谐稳定,不会因为党政主官更换而发生什么不可琢磨的异动;
三是这些地方较早地建立起了市场经济所需的制度环境,特别是法治环境较好,即便投资者与地方政府发生分歧,也有公平透明的解决渠道。
3、不跟民企打“JQK”牌
越过现象看本质,凡是目前仍有“JQK”踪影之地,政和商之间,必然还不是平等相待的关系。想招引投资者来的时候,地方政府往往低眉顺眼、甚至低声下气;等你来了,地方某些人或部门的态度,立刻来个“报复性反弹”。政商平等,必是一以贯之。但凡态度一时走向某个极端,下一时就会像钟摆一样,摆向另一极端。
近期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转型压力,尤其民间投资增速有所放缓,在投资总量中的占比有所下降。各界都很着急。国家发改委不久前罕见地召开了一个通过视频联网,全国有两万多干部同时参加的大会,专门研究部署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国务院督查组也已分赴各地。然而,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真正长年累月跟民间投资者打交道的,不是自上而下的部署者、督查者,而是各地党政部门。新型政商关系要靠这些一线党政干部去努力构建,别无他途。
还必须看到,良好政商关系的构建,从来都只是“政”这一方就能做到。“商”这一边,也有值得反思改进之处。有些“商”,不能冷静判断市场趋势,被某地的某些特殊因素所吸引,冲动决策,仓促投资;有些“商”,爱玩弄“贴政”、“媚政”的戏码,与某些“政”一拍即合,各取所需,最终鸡飞蛋打。
4、跟民企打“JQK"注定会输掉自己
在有经验的投资者眼中,一个地方的制度环境成熟不成熟、党政行为靠谱不靠谱、市场潜力充分不充分,是需要冷静观察、审慎判断的。如今,从全国看,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深入,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践行,更多的政与商,在同步趋于成熟。那些仍习惯打“JQK”牌的地方,越来越会不被理性投资者所“待见”。这些地方最终会从市场的反馈中,从投资者的“用脚投票”中,发现自己弄巧成拙,输掉了发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