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安徽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通过了以代表团名义提出的20件建议。安徽提出,将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纳入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
全国首艘江海直达船停靠安徽
2018年4月9日,满载着2.2万余吨铁矿石的全国首艘江海直达船 “江海直达1号”成功停靠马钢港务原料总厂码头。江海直达水运如今在马鞍山已成“家常便饭”,江河海航运一体化也渐成我省长江航运发展新的常态。“江海直达船型省去了中转环节,不仅节约了时间成本,减少损耗,而且契合马钢近年来推行的低库存战略。”马钢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祁尚民说。
实际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正在为安徽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018年11月30日,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北主塔成功封顶,标志着该桥主塔施工全部完成,到2020年大桥建成通车后,皖江城市芜湖、宣城又多了一条面向长三角地区的大通道。此外,芜湖市围绕“两环九射”高速公路网规划,积极建设以芜湖为中心的高速公路六大对外通道。
牵头规划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2019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实际上,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我省沿江各地依托黄金水道加强与周边地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积极推进航道畅通、枢纽互通、江海联通,一个覆盖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的开放大通道正加快形成。
“2019年安徽将全面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度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编制,争取我省一批重大项目(工程)、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大事项纳入规划纲要。”省发改委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副主任钟岚介绍。
去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确定,将由安徽牵头规划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而在今年两会上,安徽代表团提出:希望国家能将其纳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并在专项规划编制、机构设立、建设要素保障、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记者获悉,今年安徽将筹备召开2019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等重大活动,办好长三角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长三角常务副省(市)长碰头会等一系列会议。“同时,安徽还将加快落实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完成编制长三角科技创新圈规划,积极推进G60科创走廊宣芜合段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和产业合作示范区。”
推动“一圈两带三区”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也是“一带一路”的主要交汇地带。目前,沿江各地正统筹沿海沿边沿江和内陆开放,建设开放大平台,培育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与此同时,我省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创新外贸发展方式,以合肥、芜湖、马鞍山综合保税区为主体,积极创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时,统筹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为了助推优质安徽制造更快走出去,我省立足已有的各类主体和开放平台,全面推行关检合作,实施“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作业模式和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截至目前,我省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为8.05小时,低于国务院今年确定的目标时间8.2小时。
省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今年我省将推动“一圈两带三区”协同发展,打造安徽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组织修编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规划,全面打造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实施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加大对皖北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支持,加快推进皖江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