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切换
新闻
坚持改革创新 勇于闯出新路——安徽走好经济转型、绿色发展之路
2019
08/16
16:06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题:坚持改革创新 勇于闯出新路——安徽走好经济转型、绿色发展之路

新华社记者张千千

今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40%;48.1%的村通过参与“三变”改革获得收益,平均每户农民增收1000多元;2018年全省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87.6%,单位GDP能耗下降5.4%……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安徽通过不懈奋斗与改革创新为自己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区、市)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李国英介绍了安徽坚持改革创新、勇于闯出新路的各项做法。

下好创新“先手棋”,走经济转型升级之路

李锦斌说,近年来,安徽省一直在经济转型升级上下功夫。

数据显示,安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已连续12年居全国前列,今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35%,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400多家。

李锦斌介绍,安徽基础研究实力较强,拥有中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大科学装置等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多项科技创新在安徽实现,量子通信、稳态强磁场、聚变能、类脑智能等前沿领域“捷报频传”。

位于安徽合肥科学岛上的“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至今保持着同行业的世界纪录,实现了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这个‘人造太阳’一旦真正实现,人类能源问题将可能得到解决。”李锦斌说。

安徽近年来在产业创新上还采取“两手抓”策略,一手抓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另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铜陵有色集团和海螺集团今年首次进入世界500强行列,安徽省六轴机器人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位于安徽的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技术让机器像人一样能听会说。

全面推进农村改革,走城乡区域融合发展之路

安徽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李国英表示,近年来,安徽也在全面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方面,安徽是全国最早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省份之一,于2016年提前一年完成这项改革的试点任务。同时,在全省所有涉农县(区)都建立了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平台和全省统一规范的合同文本,目前全省承包耕地流转率达到46%。

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安徽全省已有11731个村参与改革,占全省总村数的73%;量化集体资产238.2亿元,有647个村实现分红,平均每个村分红25万元。

李国英介绍,安徽省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让农村沉睡的资源活起来。目前,全省48.1%的村参与了“三变”改革,平均每户农民增收1000多元。

“我们要聚焦乡村振兴‘大战略’,努力闯出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李锦斌说,安徽省还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已建和在建美丽乡村7000多个,建成“四好农村路”2万多公里,建制村通达通畅率100%。

聚焦绿色江淮,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长江流经安徽416公里,保护好母亲河是安徽义不容辞的责任。”李锦斌说,去年以来,安徽省委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对沿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实地踏查。

据了解,安徽对沿江生态环境制定了“1515”分级管控措施。沿江1公里严把新建项目,推动岸线整治,“散乱污”企业基本完成整改;沿江5公里畜禽养殖场完成整改1100多家,水产养殖设施基本整改达标;沿江15公里推动企业全部进园区,加快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

李锦斌表示,在这样的整改措施下,沿江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芜湖的十里江湾过去存在较为突出的污染问题,经过整治后,如今两岸草木葱茏、风景优美,已成为人们去芜湖旅游的必到之地。

在保护“好水”的同时,安徽着力养育“好山”,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据了解,淮北市地处皖北,石头荒山多,推行林长制以后,当地各级林长主动作为,采用炸穴挖坑、客土回填、壮苗栽植等方法,在全市种植石榴7.3万亩,年产16万吨。

数据显示,为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2018年安徽全省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已达87.6%,城市、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94.9%和94.6%,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2.5%,优良天数比例提高4.3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