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合肥市统计局发布文化产业报告。目前,合肥市文化产业单位数达5933户,在全省占比达三成,实现增加值194.71亿元。
文化产业细分为三大行业,分别是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从数量上看,文化服务业占比七成,但从贡献来看,10%的文化制造业创造了50%的增加值。
在文化产业中涌现许多“实力派”。报告显示,2012年,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中有424户单位达到限上标准,占文化产业法人单位7.1%,创造增加值166.13亿元,占85.3%。
虽然合肥市文化产业显著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限上单位数少,层次低、外向型差等问题。
从企业数看,限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仅占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7.1%,而且,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绝大多数分布在附加值较低、科技含量不高的行业,如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业等。
如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也指明方向。一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政策导向。另一方面要“走出去”。加强与国内外文化产业发达城市交流与合作。与此同时要发展特色文化,打造文化名城。可以结合“三国故地、包拯故里”等历史元素,以及巢湖水域等地理优势,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建设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