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切换
新闻
合肥经开区出台9项新政 开启升级版开发区大幕
2013
07/08
08:42

作为安徽省首个千亿元、两千亿元产值及财政收入过百亿元的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路径一直备受瞩目。合肥经开区的发展之路浓缩了整个中国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史,而其转型升级之路则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城市现代化的新模板。日前,合肥经开区一口气出台9项“黄金”政策,为打造“升级版”开发区揭幕,亦为谋建中西部开发区标杆增添底气。

“岗冲之地”到“四大名牌”

政策的驱动,往往能打开新的格局。当初,作为由政府划定、实施特殊优惠政策的区域,各级各类开发区的“风骨”,大多受到政策风向的左右。

跟大多数经开区一样,合肥经开区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来自政策驱动。通过政策指引,广泛吸纳生产要素,以要素集聚实现产业发展。不过,与众不同的是,合肥经开区出手不凡,一开始就定位于“大招商、招大商”。从岗冲之地到安徽工业第一区,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合肥经开区的“标签”渐渐明晰:逐步形成了以海尔、美的、长虹、美菱、晶弘电子为代表的家电电子产业;以日立建机、合力叉车、熔安动力、合肥锻压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以江淮汽车、佳通轮胎等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联合利华、统一企业、花王日化等为代表的快速消费品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 

从经济层面来看,合肥经开区已是当之无愧的区域经济“领头羊”,已成为合肥对外开放的“强磁场”。但是,这种外延式开发,不可避免地打上了“飞来经济”、“二元结构”,“只长骨头不长肉”的烙印,已无法承载合肥经开区实现更高层次跨越的梦想。

“四大支柱”到“八大产业”

一次漂亮而华丽的转身,也许不及平时不断调适自己的生理气息。这同样需要科学决策和政策效应的渐次释放。

初期以廉价的资源要素,如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来换取工业化所需的其它要素,如资金、技术和管理等要素资源,这种发展模式正给“经济开发区”带来严峻的挑战。

这些年来,合肥经开区经济的增长世所瞩目。但如何使增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走向持续、健康、协调,这不仅需要市场的调节,更需要“市长”们的治理智慧。由外延式开发向内涵式开发势在必行,而这又不是简单地“新桃换旧符”。

一方面,合肥经开区通过异地搬迁、收购重组等方式将一些既有的落后企业淘汰出局;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有意识的引导和扶持,在原有四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住宅产业化等四大新兴产业也渐成气候。

多措并举,吸纳吐新。从“高、大、新”到“高、大、新、优”产业特征的形成,合肥经开区为“开发区”这种经济模式注入了新元素,提供了发展新思维。这不仅是形势倒逼的结果,更是自主创新的成果。

“外资独秀”到“内外融合”

可以说,政府的定位和作用,是观察一个开发区运行的重要视角。

智者顺时而谋,时局因谋而动。如何从“高、大、新、优”到“抓大不放小”,或者说如何提高“大与小的粘度”,这是合肥经开区所面临的新课题。

日前,合肥经开区出台了九项含金量极高的新政,不仅意在解决新课题,也可以说这将为打造“升级版”的开发区拉开了大幕。

对代表着“小”的民营经济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出台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办法;为更好地聚集和发挥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作用,出台了引进和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实施办法。此外,设立了创业投资基金,更好地培育、孵化、扶持一批具有成长潜力的高科技项目;通过设立“加快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创新创业园发展专项资金”等,真金白银鼓励企业扩大投入、做大做强、加大品牌建设、提升自主研发水平。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新政成为市场的催化剂。而随着这九项政策的出台,合肥经开区内的所有企业,将都能找到相对应的扶持政策,实现了扶持政策的“全覆盖”。

新政增添打造标杆底气

众所周知,航母级外资企业的入驻,以及这些企业自身价值链的调整,能够促使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这种模式极易导致外资经济与本土经济的二元化发展格局,引发空心化危机。

“开发区内有的本土企业虽然参与了国际分工,但多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中游。 ”有关专家认为,在外资占主导的情况下,本土“小”企业应该增强话语权,这样才不至于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跛腿。

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开发区必须回归到产城融合的本质,这势必要求其产业“多元化”,而不能仅仅围绕外资打转。合肥经开区此次一口气出台9项“黄金”政策,不仅能更好地完成“工业发展主引擎、创新发展新高地”的使命,而且通过升级蝶变能为中西部开发区树立新标杆。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