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切换
新闻
去年安徽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2421.3亿元 同比增长7.7%
2020
05/25
14:16

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创业创新的主阵地、就业富民的主载体。

最新公布的民营经济“成绩单”显示,2019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2421.3亿元,同比增长7.7%,占全省GDP的比重为60.4%,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2.6%;新登记注册民营企业32.6万户,增长16.1%,累计达134.6万户。

今年以来,我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面落实“六稳”“六保”要求,持续创优“四最”营商环境,不断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奋力推进民营经济再上新台阶。

保市场主体,提高企业生存发展能力

5月12日,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一季度财报:智能设备总出货量达760万部,同比增长35.7%;实现营收达10.8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1%,并保持持续盈利状态。“一季度保持强劲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品牌认知度提升、新产品的发布和成功的营销。 ”华米科技董事长黄汪说。

疫情不改发展大势,甚至面对疫情“逆势而上”,华米科技的持续成长,是全省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高科技企业不断壮大的一个缩影。

去年,我省深入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系列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企业培育体系、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家信心进一步提振,全省民营经济规模总量进一步扩大,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全年民营经济实现税收2987.9亿元,占全省税收比重为68.8%,对全省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达70.5%。

今年以来,受国内外疫情叠加影响,中小企业面临内需和外需“双侧”承压、收入和成本“双向”挤压、资金链和供应链“双链”绷紧等突出问题,生存压力加大。

“没有民营经济的稳定发展,就没有就业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要把稳运行保企业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提高企业生存发展能力,帮助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挺过难关。 ”省经信厅厅长牛弩韬说。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牢固树立“救企业就是保就业”的意识,在非常之时采取非常之举,重点做好困难企业帮扶。

近日,我省出台《保市场主体工作方案》,目标任务是千方百计稳定各类市场主体规模。其中提出的首要举措便是全力稳定市场主体,实施“稳主体增主体扶主体”行动。

“保市场主体,重在保民营经济。这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部署,也是回应企业要求解决难点堵点的呼声。 ”省经信厅副厅长吴韦人说。

据了解,在保住稳定市场主体方面,我省将全面落实应对疫情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开展大规模减税、减费、减息、减租、减支“五减”行动,帮扶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实施“稳主体增主体扶主体”行动,加大“四上”企业培育力度,催生更多市场主体,“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受疫情影响停产、退规困难企业,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

大力畅通金融血脉,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受益于良好政策的支持,芜湖市慕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日前获得了由市、区政府担保的3000万元的“信用贷”和“税融通”贷款,同时,银行还根据公司外贸出口数据批复了2000万元的“出口退税”授信贷款。 “这极大缓解了企业新增接单备货压力,增强了公司发展活力和后劲。 ”企业行政总监唐文生说。

资金是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血液”。我省各地、各有关部门不断改进融资服务,努力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截至去年底,全省民营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31.8万户,较年初增长26.6万户,贷款余额1.4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6%。拓宽民企直接融资渠道,去年全省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7家,其中民营企业3家。创新小微金融产品服务,去年累计发放“税融通”贷款229.7亿元,惠及企业1.66万户。强化担保增信支持,截至去年底,全省新型政银担业务在保余额1231.7亿元,服务小微企业、农业企业13.1万户。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一些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陷入资金困境。

4月23日,省经信厅与国开行安徽省分行、建行安徽省分行、工行安徽省分行、徽商银行、省农信社、省信用担保集团签约,共计安排信贷资金规模1150亿元,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畅通金融血脉,全力保障企业资金链不断。从“争、投、贷、降、补”多个角度发力,省有关部门正力解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燃眉之急,促企业健康成长。

我省《保市场主体工作方案》提出,持续强化金融支撑。包括稳定资金链,创新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持。

“坚持把保企业资金链不断作为当务之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增信工具,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坚持不抽贷、不断贷,不新增抵押条件,加速金融‘活水’流向急需资金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牛弩韬说。希望银行业金融机构树牢“稳企业就是稳金融、帮企业就是帮自己”的理念,保障中小企业资金链稳定。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应坚定信心,积极从危机挑战中捕捉创造发展机遇。

坚持专精特新,打造更多有竞争力“排头兵”

黄山富田精工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一次性卫生用品自动化生产线研发、制造的专精特新企业。企业围绕急需的口罩生产线,开展科技攻关,20多天就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工序,使得口罩生产线实现高速连续生产。企业口罩生产线供不应求,已形成了新的增长点,企业业绩和效益大幅增长。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省专精特新企业之所以表现不俗,主要得益于持之以恒做专做精、创业创新。 ”省经信厅中小企业局局长马永说。

据介绍,2013年以来,围绕制造强省建设,我省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了一批创新能力强、特色突出、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优势地位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截至2019年底,全省累计培育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18户,其中,74%是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境内外上市企业44家,涌现出19家国家级“小巨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14%的数量,贡献了24%的营业收入和25%的利润,小块头焕发了大能量。

今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进一步发挥专精特新排头兵作用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2年,培育省专精特新企业3000户、专精特新冠军企业400户,争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户,壮大具有持续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示范群体,成为引领我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坚持把专精特新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不断增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牛弩韬说。全省经信系统和广大企业要围绕“专精特新”方向,抢抓国家对冲疫情影响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和用好国家扩大重点领域投资、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以及在能耗指标、用地审批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深入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专项行动和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工程,推动“上云用数赋智”,改造升级传统生产工艺、流程,提升关键核心技术能力;聚焦新基建,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特征的专精特新冠军企业。

随着各项帮扶政策落地生根,民营经济必将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机。(来源:安徽日报 记者吴量亮)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