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国家税务总局阜阳市税务局迅速落实税费优惠为企业输血赋能,依托线上包保服务全程精准护航,助力企业保生机、抓创新、快转型,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于逆势中谋升级,按下发展“快进键”“提质键”“升级键”。
税费优惠“输血”,企业留住青山化危为机
“欢迎来到楚天娇在线食堂,今天来介绍我们制作糖醋排骨的独家秘笈……”视频里传出安徽楚天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虎直播的声音。孙虎告诉记者,一季度,企业享受到增值税等减免3.1万元。多亏了税收优惠“输血”,他们得以在疫情中活下来、站起来。回忆起疫情初期,孙虎心有余悸:“春节期间1500桌订餐被取消,数百名员工在家待业,销售额一度降至冰点。及时送达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了我坚持下来的勇气。”吃下“定心丸”后,孙虎积极寻求对策,开启网络直播模式,网友可以一边看直播,一边点外卖,开播9天即盈利12万元。
随着企业现金流的盘活,楚天娇积极开辟新市场,推出了“抢鲜送”线上公众号和小程序,顾客可线上采购成品或半成品,营业额持续攀升,老店成为阜城餐饮界“新网红”。
因疫情遇到危机的还有安徽国泰化工有限公司。“幸好有税费优惠帮助我们化危为机。”从疫情之初生产订单同比下降75%企业打算缩能裁员,到目前销售额同比增长5%,公司法人吴培义很感慨。疫情发生以来,社保费阶段性减免、购置固定资产可享受税前一次性全额扣除等,为企业省下200多万元,再加上及时到账的274.9万元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企业由此缓解了压力,新上两条生产线,转产消杀产品,找到新的利润点。
克服了危即是机。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为受疫情冲击的企业带来了“及时雨”、树立起正向预期,在发展新业态、寻找新增长点、开辟新市场中谋求自救、寻求机遇。
对于供销方均以国外为主的阜阳欣奕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而言,随着国际疫情的加重,原料备货压力加大,出口风险骤增。“要想保住国外市场份额,生产线就不能停。资金紧张是最大的困难。”据公司总经理张旭东介绍,税收优惠853万元、社保费减免近95万元、24小时内到账的340万元出口退税,这都为企业化危为机提供了底气。
张旭东表示,公司通过液晶单体售价降低1个点的优惠举措,促进了产品主要出口地德国公司优先储备欣奕华的产品。“利用这笔资金,我们还将加大在OLED材料、量子点材料、碳纳米、石墨烯等新型材料方面的研发力度,依靠新产品抢占外贸份额。”张旭东说。
税收红利赋能,助企转型升级危中寻机
6月1日,安徽省文胜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配肥车间内,6条生产线轰鸣运转。车间外,3辆货柜车正在装卸刚下线的水溶肥、配方肥,一派繁忙景象。4月中旬以后,公司的订单和发货量同比均超过210%,5月初,产能已超去年同期。公司董事长李文胜庆幸自己布局“文胜生物5G 工业互联网”,从而减少了疫情冲击。
“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进行转型,必要且紧迫。”李文胜表示,受益于企业所得税高新技术优惠税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仅企业所得税就可享受495万元优惠,极大缓解了因上线新基建带来的资金压力。
当前,公司研发中心、数字化仓库已经建成,公司营销将逐步推广至线上进行,预计每年可节省营销成本280余万元。“公司将以生物科技和文胜生物(中国)配方肥定制平台为支撑,着力实现百亿收入、冲刺千亿市值,争做全球生态农业的领航者。”李文胜满怀信心。
化危为机、危中寻机,必须向创新要活力。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新购设备一次性税前抵扣等为代表的税收政策,以鲜明的政策导向激励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变“制造”为“智造”,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不断取得突破,形成发展新动能。
“税收红利为我们上线新设备、研发新技术注入源动力。在出口订单因疫情减少的形势下,我们研发出新地板膜产品,并上了两条地板膜生产线和3条口罩生产线,由此实现销售收入逆市上扬,年内预计可增收1亿元。”安徽天鸿新材料董事长胡伟高兴地介绍道。
1-5月份,该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5.8万元、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56.8万元、社保费减免20余万元。“税务人员还辅导我们享受新购入设备企业所得税税前一次性扣除30多万元,这让我们更尝甜头,坚定了依靠新技术、新装备转型升级的信心。”胡伟说道。
全程精准护航,企业无忧前行坚定信心
“疫情期间,公司在建的农业废弃物沼气与生物天然气开发利用项目因融资进程放缓导致工期受影响。幸好有税务部门的精准护航。”阜南县林海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办税人员陈娇说。据陈娇介绍,项目刚启动,阜南县税务局就为企业送去生物循环利用税收政策优惠大礼包,并确定专人对接企业涉税诉求。得知企业存在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后,税务部门立即辅导企业申报,极速享受到1460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安心、暖心,我们坚定了继续为农民增收、清洁能源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心。”陈娇表示,目前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这是阜阳市税务部门依托线上包保服务助力企业享受优惠,为企业纾难解困的一个缩影。同样因此受益的还有阜阳和益鞋业有限公司。
受国外疫情影响,该企业外贸生产订单锐减,流动资金出现困难。颍州区税务局通过线上包保了解情况后,主动协调金融机构,帮助和益鞋业申请到“税融通”无抵押信用贷款200万元。
“这笔资金真是‘雪中送炭’,让我们能够快速地从疫情影响中恢复过来。”企业负责人高领感谢地说。疫情期间,阜阳市税务部门已经帮助79户中小微企业通过“税银互动”获得贷款1.8亿元。
资金“活水”让企业气血充盈,利用税收大数据帮助企业对接产销信息数据,则推动了全产业链复工复产,为企业畅通“微循环”。
在安徽东锦服饰有限公司的厂房内,生产线24小时全线运转,全力保障服装订单需求。“多亏了税务部门帮助,我这颗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企业总经理洪朝坑表示。受疫情影响,东锦服饰因原材料短缺面临逾期违约风险。得知这一情况,界首市税务部门立即开展增值税发票品目分析匹配,为东锦服饰对接到湖北源通纺织有限公司,首批购入170万元原材料,保障了订单进度。目前,该企业月产量已达50多万件。
税收大数据的作用还体现在精准服务政府决策上。阜阳经济开发区税务局了解到辖区内多家出口纺织企业受国际疫情影响,面临货物积压的困境。该局立即以此为切入点,运用税收大数据开展分析,建议政府帮助纺织企业出口转内销。当地政府由此举办“惠民服饰节”,并配套拿出600万元资金发放服装消费惠民券,帮助辖区内出口纺织企业解决积压难题。“服饰节上,我们销售业绩喜人。我们将探索产品转型,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安徽天威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万山表示。
送政策、问需求、解难题,阜阳市税务部门依托“线上包保服务”精准施策,为企业发展打通“堵点”、补上“断点”,助力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稳起来,充满活力向前走。
数据显示,在税收支持下,该市经济指标呈企稳回升态势。5月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除财政收入外全部由负转正。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1-5月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9%,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呈现逆势增长态势,显示出该市企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后续发展劲头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