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安徽省统计局获悉,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095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5%,降幅比1-2月和一季度分别收窄13.3个和6.7个百分点。
据悉,一季度,该省工业生产受疫情冲击严重,大部分企业停工停产,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7.2%,为“十三五”以来当季首次下降。随着一系列对冲疫情政策举措的落实见效,工业生产逐步恢复,能源需求不断回升,从3月份开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连续4个月保持增长,增幅分别为1.7%、4.7%、7.0%和6.0%。
全省行业及地区能耗下降面均超六成。上半年,在统计监测的39个工业行业中,该省有25个行业能耗下降,下降面达64.1%,比去年同期扩大16.6个百分点。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开采辅助活动,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8个行业能耗降幅均超过10%,分别下降32.6%、29.5%、28.3%、19.5%、16.1%、12.4%、11.8%和10.2%。全省有10个市工业能耗下降,下降面为62.5%,比去年同期扩大31.3个百分点。其中,蚌埠、合肥、安庆分别下降14.8%、14.4%和13.7%,降幅居前三位。
高耗能行业能耗“三升三降”。上半年,安徽全省六大高耗能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528万吨标准煤,与去年持平。其中,受电力、成品油和水泥等商品需求不足影响,电力、石化和建材行业能耗分别下降10.2%、6.2%和4.5%;受首矿大昌、中安联合等新增企业拉动,化工、钢铁和有色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分别增长26.4%、16.5%和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