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切换
新闻
打造制造强省!十三五安徽“工业数字化”指数全国第一
2020
11/27
15:59

11月25日,“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省经信厅厅长牛弩韬介绍安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主要成就。他表示,“十三五”以来,我省狠抓技术改造、智能制造、专精特新、安徽精品、工业设计、民营经济、节能环保“五个一百”等一批特色品牌工作,全省工业经济呈现有规模、有速度、有质量、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态势。

2016年-2019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6%,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2018年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2019年数字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民营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国第9、中部第1位。

在具体做法上,我省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体系。围绕“铜墙铁壁”,每年滚动实施亿元以上重大技术改造项目1000项以上,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冰箱、洗衣机、彩电、空调四种家电产量约占全国1/4。瞄准“芯屏器合”,大力实施“建芯固屏强终端”战略,新型显示实现“从砂子到整机”的整体布局,集成电路集聚产业链企业300余家,微型计算机产量居全国第五。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国10%以上,工业机器人年均增速超50%,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全球第一。

此外,有14家基地被列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2成左右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贡献了5成以上的工业企业利润,发展质量居全国前列。

在“智能引领”上,深入实施“机器换人十百千行动”,培育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400余个,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2.1万台。全力实施 “三品”战略和“安徽工业精品”培育行动,培育省级新产品3000余项、“工业精品”504个,合芜滁荣获全国 “三品”战略示范城市。

在“创新融合”发展上,我省坚持把创新摆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培育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392家,其中国家企业技术中心90家,居中部第1、全国第6位。

在全国率先出台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意见,设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全省“专精特新”企业2618户,户均专利5.7个,涌现出国家级行业“小巨人”86家。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科大讯飞、长鑫存储、埃夫特、应流集团等成为行业翘楚,9家皖企入围中国500强企业,海螺集团、铜陵有色连续两年入围“世界500强”。

在强化顶层设计上,我省着力打造“三位一体”政策引导体系,省营商环境排名第7。出台“三首一保”、中国声谷、5G等系列 “政策10条”,每年省财政投入上百亿元资金支持企业产业发展。针对民营经济,连续三年出台降成本“20+10+20”政策包,累计为企业减负超过3000亿元。聚焦数字经济,全省两化融合贯标企业数居全国第4,“工业数字化”指数全国第一。

【来源:安徽经济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