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切换
新闻
稳中有进 支撑转型——上半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简析
2013
08/03
11:25

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突出创新载体建设,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加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稳中有进增长加速。据统计,上半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962.4亿元,同比增长20.4%,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比去年同期高出8.6个百分点,实现过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485.8亿元,增长17.7%,增幅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增幅3.2个百分点,占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6.3%,较去年全年提高1.5个百分点;占全省GDP比重达到17.3%,较去年全年提高2.1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变化明显。上半年,汽车和装备制造领域增速趋缓,占比下降,实现增加值709.0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47.7%,占比较去年全年和一季度均下降13.3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和家用电器领域在该省高新技术产业各领域中增速最快,占比大幅增加,实现增加值376.9亿元,同比增长28.2%,高于全省10.5个百分点,占全省的25.4%,占比较去年全年和一季度分别提高15.7个和15个百分点。材料和新材料领域稳中有进,实现增加值247.3亿元,同比增长15.5%,增幅较去年全年提高2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食品医药领域增长放缓,实现增加值68亿元,同比增长18.3%,增幅较去年全年和一季度分别下降6.4个和0.4个百分点。新能源领域缓慢回升,实现增加值33.7亿元,同比增长5.3%,增幅较去年全年下降40.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3.8个百分点。轻工纺织领域扭转一季度下降局面,实现增加值19.6亿元,较上年同期由一季度增长-7.8%转为增长6.4%。

高新企业健康发展。上半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积极推进,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9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920家,其中上市企业54家,约占全省上市企业总数的七成。上半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同比分别增长48%和31%,总量分别占全省的37%和68%;据不完全统计,80%的企业保持盈利,65.9%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有所增长。其中,纳入省重点监测的高新技术企业65%较上年同期增加了研发经费支出,支出金额同比增长1.5 %,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3.7%;累计在研项目数同比增长11.8%。

载体建设扎实推进。上半年,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0家园区获省政府创新型园区表彰,全省高新区建设力度加大,新增淮北龙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宿州高新技术开发区2家省级高新区,省级以上高新区达到14家,其中国家级4家。据初步统计,上半年,安徽省省级以上高新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879.1亿元,同比增长约20%;实现工业增加值831.4亿元,同比增长约26%;高新区内研发经费投入66.2亿元,同比增长23%;累计拥有专利4873件,其中发明专利762件。上半年,安徽省新增生产力促进中心7家,总数达到11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中心7家。据统计,上半年,该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累计开展各类科技咨询服务6119次,帮助企业申报承担各级科技计划项目646项,组织(参与)产学研对接493次,服务或促成科技成果转化735项,帮助企业申请专利2977个,其中发明专利709个。上半年,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到70家,其中国家级11家,在孵企业达到2198家,其中新增在孵企业158家,毕业企业71家。

合芜蚌带动强劲。合芜蚌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577.1亿元,同比增长20.6 %,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60%;实现增加值888.9 亿元,同比增长18.1 %,占全省的59.8%,占试验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1.1%,高于全省14.8个百分点。皖江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934.5亿元,同比增长19.2%,占全省的82.8%;实现增加值1217.1亿元,同比增长17.0%,占全省的81.9%。皖北地区发展提速,除淮南外各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增幅均高于全省,其中,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7.6%,增幅全省第一,蚌埠市增幅第二,淮北市第三。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