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切换
新闻
打出系列“出海”组合拳 安徽擦亮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金招牌”
2024
05/12
15:05

中安在线 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制定出台“安徽省外贸促进政策30条”、“安徽省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18条”、以“投资安徽行”为总揽举办投资安徽行专题推介活动、举办“海客圆桌会”活动、深化“徽动全球”出海行动……5月1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加快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部署要求,始终把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推动全省开放型经济实现新突破,打出一系列“出海”组合拳,在国际市场擦亮了安徽营商环境的“金招牌”。

据悉,今年一季度,我省实现进出口1890.8亿元、增长8.6%,高于全国3.6个百分点,总量位居全国第10、中部第1位;对外投资6.5亿美元、增长19.5%;实际到位外资6.6亿美元、增长7.6%。

强平台优支撑 国际化营商环境竞争力凸显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累计形成192项制度创新成果,持续下放260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结合我省实际,积极推动电信、医疗、金融、教育等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在跨境数据流动、跨境人民币使用、增值电信业务等方面探索更多便利化举措,支持推进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建设,积极引进国际仲裁和调解优质资源,进一步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完善跨境商事仲裁、商事调解等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全力提升自贸试验区4家法院、6家仲裁相关机构、9家司法鉴定机构以及29家律师事务所服务效能,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做好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两书同送+闭环管理”信用修复机制改革等制度创新成果的复制推广及成果转化工作,发挥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诉工作机构作用,保障外资企业在政府招投标采购、政策享受、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制定等方面公平待遇。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全省约25%进出口、38%的外商直接投资。

此外,全省13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产业发展,贡献了全省30%以上的进出口、40%的外商直接投资,全省11家国际合作产业园发挥招商优势,完善平台功能,健全服务体系,已引进外资项目195个。全省5个综合保税区围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创新改革,今年一季度实现进出口316亿元、增长11%,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

我省以“投资安徽行”为总揽,2023年以来,先后在柏林、伦敦、圣彼得堡、利雅得等地举办投资安徽行专题推介活动。组织4800余个外经贸小分队出海拓市场、引外资、促合作。先后在合肥、北京、厦门、上海、新加坡举办6场“海客圆桌会”活动,累计对接外资企业、境外商协会80余家。2023年,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02家,同比增长26.7%,安徽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明显提升。

强服务优配套 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力

我省建立健全省领导联系重点外资外贸企业和外向型企业上门服务等工作机制,累计服务外资企业110多家。提升省市县三级外商投诉工作网络服务效能,2023年全年协调解决企业各类困难诉求200余件。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出台“安徽省外贸促进政策30条”、“安徽省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18条”等政策措施,累计兑付外资专项激励资金3000万元,支持26个重点外资项目在皖投资。

加快推进外籍人士生活工作便利化,省内已有5家医院设置独立国际医疗门诊,安医大二附院国际医疗部自开诊以来共服务外籍患者2500余人次;合肥加拿大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有来自35个国家的450名外籍学生在校学习;合肥德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合肥新桥国际医院正在加快建设。推动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中国银行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设立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成立一个月以来,已服务外籍人士400余人次。合肥市建设国际化社区生活空间,积极引进银泰in park、山姆等国内外一线商超品牌,升级扩建欧洲风情街等,发布2024年版《外国商务人士在安徽工作生活指引》,指导外籍人士更好在皖生活、工作和娱乐,让外籍人士在皖生活工作“不再见外”。

强基建优效率 推动跨境物流效能提升

2023年,我省跨境物流成绩显著,中欧班列发运868列,同比增长13%,覆盖范围扩大至18个国家、125个国际站点;执飞至芝加哥、洛杉矶、纽约、阿姆斯特丹、仁川、大阪、伦敦、达拉斯等8条国际全货机航线,全省完成国际和地区货邮吞吐量3.1万吨,同比增长24.2%;水路集装箱运输体系延伸拓展,开通集装箱航线64条,每周稳定运营257航次,成功开通芜湖—俄罗斯(海参崴)外贸集装箱直航,以及墨西哥国际滚装航线,填补我省远洋运输空白,全年水路集装箱吞吐量247万标箱,同比增长15.4%,水运口岸外贸吞吐量为1811.39万吨,同比增长16.7%。

智慧口岸建设是推动数字技术和口岸业务深度融合,加快口岸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提升的重要抓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智慧口岸建设,统筹推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口岸和芜湖港口岸列入国家试点,以点带面促进全省口岸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目前,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口岸正在加快查验设施、装卸设备、物流仓储等智能化改造升级;全省水运口岸物流通关一体化平台有效运行,芜湖港口岸在全国内河港口中率先实现区块链无纸化进口放货。各口岸初步建立了运营主体间协同互联、高效运作的良好生态。

今年以来,合肥海关围绕跨境贸易便利化,积极推进智慧海关建设,不断优化监管流程,提升跨境物流效能提升,全力破解企业通关环节中存在的堵点、难点、痛点。依托智慧海关建设,推动“联动接卸”“直装直提”和“离港确认”三项改革在安徽省内水运口岸全覆盖,上线“直装直提”业务子系统,进一步提升水运物流辅助系统智能化水平,加快实现“抵港前提前申报,靠泊后船边直提,放行后智能提货”,并将“直装直提”业务拓展至大宗散货和空运模式。一季度应用3项改革通关放行的进出口货物货值分别达到2.39亿元、23.72亿元、0.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29%、442%。支持合肥新桥机场打造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持续运用好“7×24”小时预约通关机制,保障进出口空运货物快速通关,一季度合肥新桥机场进出港货机198架次,监管进出口货物1.1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6.5%和94%。支持合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实现顺势监管、精准监管和高效监管,推动“铁路快速通关”业务落地,一季度共保障开行班列306标准列,进出口货值4.27亿美元。指导芜宣机场货运通道建设,成功获批临时开放货运功能。

截至目前,合肥海关在全省监管作业场所增至24个,指定监管场地增至10个,为进出境粮食、肉类、水果等农产品提供支撑。支持我省“新三样”扩大出口,研究出台合肥海关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20条工作措施,支持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等地港口建设,方便新能源汽车使用滚装、集装箱等运输方式出运,助推安徽绿色产业加速驶向海外市场,一季度,安徽省电动载人汽车出口17.3亿元,同比增长70.3%。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决策部署,常态化对标国内外一流标杆水平,将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不合理收费作为深入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治理的重要内容加以部署,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通过交通、商务、海关、边检、海事等多部门综合施策,我省力争到2025年底合肥新桥机场航空口岸和芜湖港水运口岸基本建成智慧口岸,中国(安徽)国际“单一窗口”上线智慧口岸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进出口业务全景式展现、全链条动态追踪、一站式综合办理。机场、港口、货站作业效率和海关、边检、海事监管效率大幅提升,实现“通得快”和“管得住”的有效结合,进一步优化跨境贸易口岸营商环境,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保障。(记者 张毅璞 许梦宇)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