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切换
新闻
安徽船舶工业——数智赋能 驶向“深蓝”
2024
07/11
11:24

“向海而兴、向海图强。”近日,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安徽省加快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与特色海洋工程装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特色产业集群的目标任务,构建“345+N”产业发展格局,到2027年,船舶工业产值突破500亿元,造船完工量实现300万载重吨,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由此,拥有百年造船史的安徽造船企业将开启“由江向海”的全新征程。

从“拥江近海”到“拥江达海”

“345+N”产业发展格局,即3个绿色智能船舶创新发展集群、4个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5个特色化海工装备与配套产业集群、N个重点地区特色产业集群,形成2个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此举是我省继“为车立法”、打造十大新兴产业集群、启动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又一重要产业目标。

作为长三角辐射内陆前沿区域,我省拥江近海、承东启西,在船舶工业发展上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安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主动服务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谋深谋实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更大力度“走出去”、更大范围“请进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在提升高端产品研发设计能力方面,我省将推动央企、外省一流研发院所在皖设立分院所,鼓励省内研发设计单位在发达地区设立研发分部;持续推动“皖才回归”,加大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培育打造“人才飞地”。

培育打造装备产业集群,安徽将引导有条件地区先行先试,支持重点市县差异化集群化发展,鼓励企业搬迁进园、卡位入链,打造“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生态圈,建设特色产业集群。

拥江近海是我省天然的地理因素,“拥江达海”则是我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实践和态度。2023年,我省船舶制造业保持“持续化”增长,造船三大指标均居全国第七、中部第一,实现造船完工量119.5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138.3万载重吨,手持订单量222.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分别为4.4%、32.5%、85.8%。

借船出海,进一步放大拥江达海优势,加快“由江向海”布局。《实施方案》明确,坚持市场化运行、产业化集成、规模化应用,推动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与特色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设计、制造、配套、应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在2024安徽省船舶行业供需和要素对接会上,安徽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成立,省内船舶设计、生产、配套企业共同签署了《安徽省船舶行业自律公约》。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查汉斌指出,安徽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参与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反映行业发展的难点堵点,持续提升促进产业发展。

让“江南岸”变“安徽船谷”

工业兴则城市兴。历史上,郑和出海的宝船多为“安庆造”,中国第一艘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也在安庆研制完成并试航成功。

在宿松县汇口镇安徽中兴造船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现场一派繁忙。该企业总经理张亮介绍,今年船厂订单任务重,正在全力冲击50艘船的建造目标,将实现总产值4亿多元。

有了企业一个个星星点火的小目标,何尝不能实现我省船舶工业的大目标?

聚焦到安徽船舶工业目标,《实施方案》提出了统筹推进船海装备研发应用、全面提升船海装备发展水平、培育良好船海产业生态、探索创新船海产业发展模式4个方面重点任务。

探索制定内河绿色智能船型目录,以干散货船、集装箱船、工程船、游船游艇、公务船等为重点,每年新建及改造一批内河绿色智能船舶。积极发展特色海洋工程装备,重点发展平台供应船、潜水支持船、海洋综合调查船、科考船、溢油回收船、海上压裂船、海上风电运维船、饱和潜水系统等特色海洋工程装备。培育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与特色海洋工程装备领域高水平研发设计单位。推进新型动力系统、新型材料、船用通信导航系统、邮轮游艇等重点核心配套装备研发。

绿色智能船舶是采用先进绿色技术、智能系统和绿色设计方法,实现节能、减排、降耗和提高运营效率等目标的新一代船舶。这类船舶一般具有先进的动力系统,如电力推进、LNG燃料等,同时配备智能化航行管理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以提高船舶的经济性和环保性。此外,绿色智能船舶还注重绿色设计和材料选择,以减少船舶对环境的影响。

也就是说,同造车一样,安徽要造“新能源船舶”。

今年4月,在池州贵池船舶工业基地,全国内河载重吨位最大的“油改电”散货船———“川川长江001号”下水交付,标志着国内内河船舶“以电代油”能源革命走入新阶段。6月,池州鑫飞扬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承建的两艘CCS级2000载重吨化学品船也正式开建,标志着贵池船舶工业基地的整体造船水平和管理水平迎来新提升。

目前,贵池船舶工业基地正在锚定“建成全国内河最大的江海联运绿色智能船舶制造集聚区”总目标,以船舶工业基地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以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培育一个新的船舶产业集群,力争将贵池船舶工业基地打造成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较为完备的“安徽船谷”。

“百年船厂”建成“黑灯车间”

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业增长44.2%。

在芜湖造船厂威海基地自动化生产车间内,自动下料的分拣流水线、稳健焊接的机器人等正在日夜不歇地忙生产。

“芜湖造船厂威海基地是安徽内河造船企业首个毗海、绿色、智能、可持续性海工装备基地。”芜湖造船厂董事长张钊表示,虽然威海基地刚刚投产,但目前企业订单已经排至2028年。7月初刚与老牌土耳其船东Transka

Tankers正式签订了4艘40800吨MR1油化两用型油轮,船舶将于2027年交付。

“总占地约680亩,总规划产能80万载重吨,年产值50亿元。”据张钊介绍,该基地主要从事船舶建造、设计、修理及海洋工程装备、海上风电装备开发,拥有1座十万吨级船坞和2座五万吨级船台,主要建造3000车—9000车汽车运输船和50000载重吨MR型成品油船等高附加值船型。

威海基地拥有8条全自动化生产线,行业内领先的智能切割下料车间、智能部件装焊车间,配置五大国内首次应用技术,搭配最先进的动态视觉技术、薄板激光复合焊技术,可实现人机高度协同,整体节约人工约40%;智能中控系统自行调配厂内资源,车间自动化率可达80%。集成先进技术与智能化管理,结合物理安全防护措施,安全保障效率提升,堪称船舶行业的“超级工厂”。

“这是世界造船业的第一个‘黑灯车间’。威海芜船‘超级工厂’的建成不仅仅是芜湖造船厂的跨越,更是中国从造船大国走向造船强国的重要一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席专家李正建说。

“黑灯车间”也叫智能车间,并不单指环境“黑”,更多指的是生产方式的高度智能化。

在威海基地工厂的焊接环节,行健机器人参与建设并提供了“四机器人组立焊接工作站”。突破现有小组立双机器人的一般形式,采用了四机器人的设计理念,融合先进的基于“AI+复合视觉”的多工业机器人协作焊接任务分配和路径规划技术。在合理充分利用每台机器人效能的前提下,实现了复杂结构件的精确焊接,燃弧率高,在不增加生产面积的前提下,实现产能翻倍,减人降本增效,大幅提升“超级工厂”智能化水平的同时,缩短了项目的回收期,实现了AI技术在海工装备产业焊接场景经济化的落地应用。

根据规划,芜湖造船厂将继续积极抢占汽车出口运输市场和能源运输等系列高端船舶市场;同时为安徽壮大造船产业规模,培育船舶特色优势产业,建立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贡献更多“芜船”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