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切换
新闻
铜陵:“智力引擎”助推中小企业快步前行
2013
09/13
11:37

日前,铜陵亿亨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晔拿着该公司刚刚研发的新型自愈式电力电容器产品,来到位于中科大铜陵科技创业园的中科院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让他们为新产品的技术性能进行检测。“以前我们公司产品送到外地检测,时间比较长。现在身边就有实验室,产品检验时间比较短,给我们赢得了时间,赢得了市场。”王晔告诉记者,这个广泛应用于风能、太阳能等节能领域的新产品拿到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权威认证报告,就可以去竞标一笔200万元的订单。

亿亨达电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类薄膜电容器的国家高新技术民营企业,通过加大科研投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已拥有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发明专利5项,生产的电容器成为海信、TCL、日立等名企的配套产品。作为我国重要的电子材料产业基地,我市拥有各类电子材料中小型企业近200家。这些小企业在新产品研发、产品上市时都需要进行性能检测、技术试验。如果一家一户建设检测实验室,这些中小企业不仅无力承担巨额的投资,检测的权威性也无法得到市场认可,这一度成为我市电子材料产业发展的瓶颈。对此,我市先后建成了电子材料基地检测和试验中心、中科院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等技术服务平台,实现了“生产、检测、科研”一体化,第一时间给企业出具各种实验报告、检测数据,帮助企业完善新产品、调整新工艺,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今年以来,仅中科大铜陵科技创业园的各个监测平台就为中小企业监测各类新产品1500多批次,出具监测报告600多份。

“只有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智力机构为纽带的创新发展体系,加快推进科技与产业、资本与企业的深度融合,让中小企业有技术支撑,有拳头产品,才能提高竞争力,转型发展才能跑出加速度。”中科大铜陵科技创业园副主任贾胜武表示,技术服务平台主要为我市中小企业,尤其是电子材料类生产企业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的技术服务,为他们在产品研发、工艺控制、产品鉴定等方面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撑,大大降低了企业研发生产和检测成本,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发展。

近年来,铜陵市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搭建“智力服务”平台,新建了一批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高成长性中小型企业提供深层次的专业化服务,使我市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上接国内外相关平台,下接各企业研发中心,横接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平台。一系列有力的“智力支撑”帮助全市中小型科技企业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3家,全市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3个、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4个。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376.2亿元,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位居全省前列。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