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切换
新闻
我国通用航空全产业产出规模将达1.5万亿
2013
09/18
16:19

随着我国低空空域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通用航空产业将迎来一轮黄金发展期。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航空展将于9月底举办,北京航展飞行组委会近日表示,我国通用航空有望实现规模化发展,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未来5-10年将是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中国科协、中国航空学会、通用航空专家委员会预测,未来10年我国通用航空飞机需求量约1万架,按照产业拉动比1∶10计算,通用航空全产业产出规模约为1.5万亿元。

北京航展组委会提供的资料也显示,目前全世界共有32万架通用飞机,美国约占3/4,而我国目前通用飞机在册数量不足千架,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极不相称。北京航展组委会预测,未来10年内,我国通用飞机保有量将上升到5-10万架,每年潜在市场购买力将超过5000架。

“通航产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近日举行的2013中国通航(低空)产业经济与应急救援高层论坛上,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局长刘剑锋说。

2010年1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适时、有序地推进和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低空空域资源,促进通用航空事业、航空制造业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

按照《意见》确定的时间表,2011-2015年年底前为推广阶段,在全国推广改革试点,逐步形成政府监管、行业指导、市场化运作、全国一体的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到2020年,使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机制先进合理、法规标准科学完善、运行管理高效顺畅、服务保障体系完备可靠,低空空域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

不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陶智认为,相对于我国的航空运输业,通用航空领域仍处于弱势,现行的政策及制度仍然不能满足通用航空发展的需要。他表示,问题主要表现在空域、人才等要素资源短缺,通航发展内部结构失衡,政策法规等保障环境不完善,市场准入和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等多个方面。

陶智建议,出台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具体可包括通用航空培训、自主知识产权和中外合资的通用航空企业的进口优惠、国产通用飞机的销售、机场等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新兴通航业态俱乐部及地面固定运营基地建设等。

据了解,一些国内通用航空企业对未来看好。中国通用航空专业服务商精功通航近日表示,正在浙江绍兴滨海新城投资建设国内一流的通用机场,并致力于打造国内规范化的通用航空示范基地。该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是目前落户绍兴滨海新城的最大通航产业项目。

据了解,低空空域开放可以直接刺激通用航空产品的生产销售和运营服务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直接竞争和冲击。

北京华进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尔青介绍,目前,欧洲宇航防务公司、波音、霍尼韦尔等众多国际着名航空企业均看好中国通用航空这块市场。

中国通用航空发展协会会长徐昌东表示,从飞机的个人使用上来看,全国现约有87.5万个千万富豪和5.5万个亿万富翁,约有1/6的人有能力购买私人飞机。在天空当中进行个人飞行,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将会成为一种主流。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