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切换
新闻
文化科技融合助合肥“双翼腾飞”(图)
2013
09/26
15:42

合肥动漫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王吉良 摄

城市,因经济而盛,因科技而强,因文化而久。

在合肥,文化与科技实现了“完美融合”和“无缝对接”。2012年5月18日,合肥成为首批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通过基地建设,合肥正成为“新兴文化产业发源地、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先行区、区域文化繁荣发展辐射源、创新型城市建设新亮点”,正探索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合肥之路”。

今后一个时期,合肥将以文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提高文化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重大文化科技项目为支撑,以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载体,提升文化科技发展水平,扇起文化、科技的“羽翼”,实现合肥的“双翼腾飞”。

打造“七大产业” 护航文化科技企业

近年来,合肥围绕智能语音、动漫游戏、数字出版、影视制作、文化旅游、广告会展、电子商务及其他新兴文化业态等“七大产业”优势领域,在加强传统产业提升改造的同时,发挥“文化+科技”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基地的“孵化器”、“加速器”作用,打造科大讯飞、时代出版、四创电子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带动更多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科技型企业发展。

据了解,我市将按照行业集聚、空间集中的发展策略,打造智能语音产业示范园、数字(出版)发行产业园、动漫创意产业园、云计算产业园等一批主业突出、集聚效应明显的优势文化产业集聚区。

实施“三大工程” 创新带动深入融合

为了深入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颇具创新优势的合肥,实施了“创新带动”的战略,以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配套措施,来推进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

我市围绕“创新能力提升、服务体系建设、创新项目带动”等三大工程,建设语音产业应用集成公共服务平台等若干文化科技企业工程技术研发平台,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完善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科研集群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等服务功能,实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导入和产业化发展的“全链条”演进,提升关联度。探索建立完善市、县(市)区文化科技融合服务网络,提升基层文化发展服务能力。

推进“四项行动”

打造“文化品牌”

我市实施“文化科技攻关、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文化标准化建设、文化品牌建设”等四项行动,推进产学研合作,完善创新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引导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通过科技的“催化带动”效应,使得一系列“文化品牌”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合肥积极促进文化企事业单位积极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编制修订,探索地方文化服务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基础标准等标准体系建设;着力实施品牌兴文战略,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产品和服务品牌。

完善政策体系

激励投资兴业

我市特别鼓励文化科技融合企业来肥投资兴业。政策规定,凡是市外文化科技融合企业在合肥落户的,将得到其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额10%、最高500万元的奖励。研发总部迁入合肥的,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00万元的部分,可得到投资额20%、最高1000万元的资助,专项用于研发总部建设。

此外,在发展政策上,我市在现有政策基础上,编制规划实施方案,出台实施意见,拟定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项目指南,在金融信贷、项目用地、财税奖补和产业发展基金等方面完善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在人才队伍上,将文化科技融合人才培育和引进列入人才特区建设、“228”产业创新团队、“121”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等人才工程;利用企业股权与分红激励试点政策,引进高层次文化科技人才,形成可持续的人力资源发展模式。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