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龙头培育、抓基地建设、抓产业集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进一步提升农民市场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夯实农民增收基础。近年来,我市着力拓展农业经营模式,力促农民增收,成效明显。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出一批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相继制定出台了农业产业化“512”强龙工程、“563”提升行动、“411”转型倍增计划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全市各级财政每年投入并整合农业资金2000万元,对龙头企业的技改扩规、基地建设项目贷款进行贴息,对创品牌、“三品一标”认证、销售收入上台阶实行奖励。
改变以往在生产环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传统方法,通过龙头企业订单生产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使大宗产品优起来、特色产品多起来,确保龙头企业80%以上原料来自基地,确保原料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安全。目前,全市已建成2个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秋江棉业等40余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落户生产,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0余家,基本形成了粮、棉、油等六大产业加工基地和八种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实现总产值51.8亿元。
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市场主体,以主体的壮大来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以主体的力量引领现代农业建设。抓产业结合、抓层次提高,扎实开展各级示范社的培育创建工作,市财政每年补助每个市级示范社5000元,各县区也给予3000至5000元不等的补助。每个县区每年至少安排10个以上合作社开展信息化基础建设,给予每个合作社不少于1万元的经费补助。全市现有40多家合作社开展了内部资金互助,内部互助资金达到400余万元,贷款发放额度达到500余万元,月利息基本保持在千分之三左右,为广大农户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012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为15.6%,居全省第6位(并列)。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870元,同比增长13.8%,增幅居全省第4位。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市已获中国驰名商标3件、省著名商标34件、地理证明商标5件、安徽名牌产品20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83个。
今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我市出台了《池州市家庭农场登记注册办法(试行)》,简化登记手续,方便农民。同时,正在起草《池州市家庭农场认证办法(试行)》,以便更好地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目前,我市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已有23户。50亩以上粮食专业大户共有1024户,规模耕种面积2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0%。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有935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28家。
上半年,我市龙头企业带动21万农户增收,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6%,农民户均来自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纯收入达2200元。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超过12万户,带动农户18万户,平均每年户均增收20%左右。基地建设对促进农民增收的效应也日渐显现。今年仅粮食订单基地就达39万亩,比上年增加12万亩,农民每50公斤粮食售价高于市场价5至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