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切换
新闻
蚌埠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2022
04/19
09:32

蚌埠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章 “十三五”发展回顾

“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应对外部环境挑战,全区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质量效益持续提升,民生福祉不断改善,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第一节  总量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明显。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94.42亿元到2020年的161.7亿元,年均增长9.1%。财政收入由2015年的1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7.7亿元,年均增长0.92%。2020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6.9亿元,年均增长11.2%;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8.3亿元,年均增长13.6%;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4.6亿元,年均增长17.5%;2020年实际到位外资完成20147万美元,占全市比重16.72%。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科技部发布的169家国家级高新区综合实力排名中连续4年位居全国前50强,荣获国家新型工业化(硅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届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相继获批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等平台。

第二节  主导产业集聚初显,企业实力显著提升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围绕硅基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成功引进大富科技蚌埠智能制造基地、鸿合科技交互式显示产业园、凯盛集团新型显示产业园、深圳市博宝特人工智能应用基地、安徽配天投资集团智能制造基地等重点项目,完成双环电子抗硫化厚膜片式电阻器、央科智能终端产业园、凯盛新型显示产业园、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模组、高华电子OLED玻璃减薄、凤凰环保型滤清器等项目竣工投产,成功引进美国康宁、京东等世界500强企业,产业基金、平台招商成效显著。依据硅基新材料重大产业基地,推动了产业基地高端化、链条化、集群化发展,“三重一创”实现重大突破。

企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园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3家,高新技术企业89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69家,大富科技、凯盛集团等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园区企业荣获中国工业大奖、安徽省科学技术奖等奖项,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等荣誉称号。培育了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工业精品、工程精品和服务品牌等质量标杆示范企业。

第三节  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成果争相涌现

创新平台快速集聚。成功设立了WM众创智慧谷、蚌埠高新闪创空间、智造未来·众创空间、徽银众创空间等省级、国家级众创空间,建立了中科(蚌埠)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中心和蚌埠中科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创建了蚌埠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与中科院、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设立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与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电科集团、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海军士官学校等大院大所积极搭建了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

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出台与完善了《高新区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园区创新创业实施办法》《蚌埠高新区鼓励科技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暂行办法》《蚌埠高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等创新人才支持政策,新增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超过20人,培育出国家和省火炬计划项目团队、省高层次人才团队、“3221”创新团队和115产业创新团队等国家及省部级创新人才团队超过17支,集聚科技型创业企业及团队300余个,成功引进国内知名专家3名。

创新成果争相涌现。“宽带微波毫米波频谱分析仪”“地质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毫米波与太赫兹测量系统”“超薄信息显示玻璃工业化制备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开发”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1.1类新药盐酸安妥沙星”获国家技术发明奖;“超薄浮法电子玻璃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的开发与运用”“超薄触控玻璃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开发及产业化”获中国工业大奖;“浮法玻璃退火窑”获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涌现了世界上最薄的0.12mm超薄浮法玻璃、“高阻隔水汽薄膜与AMOLED封装技术开发”、国内首条具有德国工业4.0水平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中国第一片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模组、全球领先的5G有源天线系统等一批创新成果。

第四节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产城融合成效显著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高新路、仁和路、迎河路、山香路,完成燕山路、华光大道、中粮大道、黄山大道“白改黑”项目,成功打造市级“品质示范路”大峰山至窑河码头道路。“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全区村民组通硬化路,农村公路路网体系、通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整治黑臭水体,完成秦集、天河试点村的污水处理设备采购和污水管网建设,完成供电网、变电站等供电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建设,完成金和路(迎河路-长征南路)、曙光路等道路(路段)供水干管建设。

产城融合成效显著。建成高新科技金融产业园、中小企业产业园、中科蚌埠高新实验学校等园区设施。新型显示小镇成功入选省级特色小镇试验名单。成功获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延伸113路公交车至秦集,开通秦集镇大徐村至嘉和路首末站、秦集河北村至小黄山公交首末站公交线路,开通重点企业“定制公交”,公交线网进一步完善。

第五节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绿色发展深入人心

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完成迎河改造、八里沟改造、秦集与天河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新建八里沟、环线北侧退红线等绿道项目,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5家,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

生态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全面开展中小河流环境、“绿满珠城”和“见缝插绿”等生态综合治理,对全区范围内主要河流全部落实了河长制。完成大洪山及周边石质山造林、秦集镇九塘村实施村庄绿化提升改造等项目建设。

第六节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共享发展成绩斐然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向上。完成共享书屋扩建、秦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改造升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成功开展“千场文艺千村行”公益演出、“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自然和文化遗产日”、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健身气功交流展示、蚌埠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环保行活动等一系列文体活动。在安徽省第三届健身休闲大会太极拳(剑)比赛中荣获两银六铜,获得安徽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6人,获得安徽省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1人。

科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创建市级科普示范社区5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4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个;截止2019年底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了9.4%,超过全省平均数0.2个百分点,成功荣获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所、民办普惠性幼儿园3所;完成实验中学、高新实验学校、秦集中心校、禹庙中心校小学部等教学楼项目建设,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水平稳步提高。顺利实施“县管校聘”和“无校籍管理”制度改革,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精准支教、“四赛”为主要内容的教职工大练兵等活动,成功开展校园足球三级三际三段联赛、文艺汇演、篮球赛、运动会等各类阳光体育活动和艺术活动。

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完成高新区绿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用房建设,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有序开展“两卡制”建设工作;启动“智医助理”项目,基层医疗机构外呼开通率达100%。辖区内18名乡医相继取得执业助理、执业医师资格,中医药服务全覆盖率约96.4%。

社会保障体系扩面提质。完成和顺·新里程配建公租房、鼎元学府配建公租房、九龙社区公租房、黄山府邸配建公租房、仁和廉租房等住房保障项目假设,安居工程成效显著。完成天河医院、天河敬老院改建等项目建设。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均增长率均超过10%。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实现直接登记,制定了《困难残疾人生活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办法》《贫困残疾人康复实施方案》《残疾人创业就业三年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保障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社会帮扶等方面的优惠待遇。继续推进实施国家生育政策,多形式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母婴设施建设工作,充分落实奖励优惠政策。

平安建设深入推进。开展了食药春风行动,加强了食品生产企业监管,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成功推进了平安村(居)、平安家庭等系列平安创建工作。深入推进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了盗抢骗、黄赌毒、电信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成为全市唯一连续多年无命案发生县区,连续多年创建无传销社区,无传销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健全完善了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妥善处理了各类信访问题,基层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深入推进了“雪亮工程”建设,“地网”“视联网”等建设走在全市前列,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三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实战化水平持续提高,网格化服务管理更加精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消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消防安全责任制进一步落实,社会化消防管理网络日趋完善,全社会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肯定过去五年成绩的同时,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旧面临一些不足:一是经济总量不大,缺乏百亿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创新能力不强,创新创业生态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产业结构不优,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四是园区建设相对滞后,天河科技园基础设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民生工程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二章  “十四五”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既面临诸多发展机遇,也存在新的挑战。

第一节  重要机遇

高质量发展引领带来新机遇。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我区劳动力资源充沛、成本低廉,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结构完善,这为我区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提供新机遇,也有利于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为我区产业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带来新机遇。

国家战略效应叠加。“十四五”期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等战略向纵深推进,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获批,有利于我区依托自身特色资源优势全方位扩大开放合作,积极融入长三角优势产业集群,承接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促进自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推动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迈向中高端。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两个中心”创建政策力度不减,安徽加快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蚌埠市整体加入合宁都市圈。多种政策优惠和资源支持,为我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跨越式发展带来新机遇。

后发优势释放带来新机遇。我区地处中原经济区和淮河生态经济带,这些地区绝大部分为后发地区,一方面说明开发力度还不够,这也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潜力所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习经济发达地区成功发展经验,通过“免费搭乘效应”,激发经济增长潜力。

第二节  面临挑战

尽管面临以上发展机遇,但从内外部环境来看,仍存在一些制约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

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形成历史性交汇。全球需求市场萎缩,国际经贸规则和治理体系正在深度调整,旧的格局行将打破,新的稳定均势尚未建立,全球格局正在经历一段不稳定、充满矛盾斗争的深度调整期,对我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区域竞争愈发激烈。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区域间和区域内部对人才、技术、资源等要素竞争态势愈发激烈,而我区所处城市等级不高,在发展空间、市场化程度等方面与周边的省会城市和副省会城市差距较大;同时,由于周边地区对招商引资的日益重视,各地在争取中央与地方政府专项资金上的竞争日趋激烈,使得我区在吸纳聚集高端要素、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面临较大挑战。

产业链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受到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不足、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不强等因素影响,我区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产业链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如何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势必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亟须跨越的鸿沟。

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当前国际经济正面临着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利局面,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给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内方面,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正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与挑战,叠加此次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总的来看,当前世界大变局诱发了很多不确定性和新风险,国际局势、新冠疫情等突发因素带来了挑战,我区需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谋发展,“于变局中开新局”,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善于在危机中寻找机遇,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坚定信心、奋力进取,实现高新区新跨越。

第三章  “十四五”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把握国家高新区“两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功能定位,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加快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高铁全覆盖等重大战略机遇,用新发展理念统领高质量发展全局,以中国(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主线,积极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坚持创新驱动、质量强区、产业强区、全面开放、产城融合、生态优先、共建共享、系统观念发展战略,着力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试验区、民生福祉样板区,为建成“实力高新、活力高新、开放高新、魅力高新、绿色高新、幸福高新、平安高新”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  发展定位

深入贯彻中央、省、市的战略安排,全面执行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的发展要求,明确“十四五”期间的发展定位,着力打造千亿级园区,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对外开放引领区。

高端产业集聚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促进产城融合发展,重点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确保特色优势产业迈向全球产业链体系的中高端,国内领先,全球同步,将高新区建设成高端产业集聚区。

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立足国家战略,把握中国(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大程度地释放创新驱动的效能,更好发挥高新区在自主创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以创新驱动、重点突破、机制创新、高端引领为主线,在更高层次上全面提升科技、人才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争当长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排头兵。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先行区。自觉担当起全面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的重任,通过先行先试,形成符合国际惯例,顺应发展趋势,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大力推进中国(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在人才政策、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形态上与长三角形成有效通道并全面衔接,以强化国际科技合作为重点,确保主导产业迈向全球产业链体系的中高端,将高新区建设成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先行区。

民生福祉样板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动摇,以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建设宜居宜业、和谐稳定高新区为主要抓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健全以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保障安民体系,统筹推进社会事业,推进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将高新区建设成民生福祉样板区。

第三节  发展战略

“十四五”时期,根据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坚持以下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战略。充分把握中国(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坚持把创新作为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驱动的第一资源,坚持把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供动力源泉。

质量强区战略。强化质量发展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治理能力,持续推进质量强区建设,强化品牌创建,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质量第一为价值导向,全面推进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明确质量提升主攻方向,加大质量提升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千亿高新”建设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

产业强区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产业强区的发展道路,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主动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加快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高端产业集群。

全面开放战略。依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带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引资质量,注重引进国际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经验与集成一流的创新资源,充分发挥高新区龙头企业多、资本与技术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通过跨区联合、跨国并购与强强合作等形式,打造一批在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全面提升高新区开放水平。

产城融合战略。以建设中国(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为统领,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科学统筹特色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建设,持续优化城市功能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总部经济、人才集聚配套的功能品质,增强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形成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生态与人居相得益彰的新格局。

生态优先战略。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强化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构建绿色发展模式。

共建共享战略。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高新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守住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保障水平,在共建共享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不断开拓发展的新境界。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充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更好发挥各方积极性,统筹发展与安全,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程序性,加强对风险及不确定性、复杂性问题的研究,努力做到从容防范,切实提高计划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指导性,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四节  发展目标

一、“十四五”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我区将以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试验区、民生福祉样板区“四区”为奋斗目标,完成“七个提升”,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创新能力实现更大提升。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大力汇聚高端创新创业主体与要素,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策源地。到2025年,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5%以上,聚集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0家,发明专利授权超过100件。

——经济质量效益实现更大提升。探索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不断提升经济质量效益,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成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创建成全国质量强区。

——高端产业集聚水平实现更大提升。以产业高端化发展为导向,着力聚集高端发展要素,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蓬勃发展,成为高端产业创新的集聚区。大力发展以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为重点的主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到2025年,力争培育1个百亿产业集群。

——改革创新实现更大提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改革新途径,率先完成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形成富有活力的创新发展新体制,建成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创新先行区。到2025年,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准,行政服务效能大幅提升。社会诚信体系日益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

——开放发展水平实现更大提升。依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面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持续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与一批世界一流园区、国际创新高地、知名机构建立起稳定合作关系,搭建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中外合作平台、跨国技术转移平台。到2025年,中国(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建设成效显著,高水平内陆开放型经济更加活跃,实现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达到5%,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5%,全面开放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绿色发展水平实现更大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向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两低一高”的绿色发展轨道,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等进一步降低。到2025年,单位GDP能源消耗完成省级下达目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水、土壤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可降解塑料推广普及率达到100%。

——民生福祉水平实现更大提升。全面提升高新区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推进民生与经济协同发展,辖区居民实现“安居乐业、学有良教、病有适医、老有颐养、安定和谐”,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辖区居民。到2025年,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

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省委市委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展望二〇三五年,蚌埠高新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大幅跃升,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国内领先、全球同步”的高端产业集聚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先行区、民生福祉样板区;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成更高水平的“平安高新”;打赢生态环境治理持久战,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成生态靓丽的宜居家园;中国(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高标准建成,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全面建成我国双循环格局重要节点、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优质化均等化,城乡区域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全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现代化水平居国家级高新区前列,全面建成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第四章  全力改革创新,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坚持“创新驱动”“质量强区”战略,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积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大力汇聚高端创新创业主体与要素,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大力提升园区企业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将高新区打造成科技创新策源地,为建成“活力高新”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节  着力构建现代市场体系

加快形成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导向的人才、金融、土地、产业等政策体系,加快推进要素领域市场化改革,重点深化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构建高效有序的市场主体进入退出制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保障民营企业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和政策支持,大力落实减税降费、减免租金和稳岗补贴等各项政策,全面升级民营企业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支持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财产和合法权益,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打造一批有竞争力、影响力强、有带动力的民营企业集团。健全政府投资决策机制,对政府投资项目年度计划实行预算管理,逐步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严格执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建立公开、公平市场准入条件,开放一切可以开放的领域,推进投融资模式多元化,最大限度吸引社会资本投向专业化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调整完善产业政策设计,推进产业政策金融化、杠杆化、市场化转型,积极探索市场化方式支持产业,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规范有序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发挥财政资金培育市场需求、促进企业成长等作用,构建产业政策支持机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第二节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政企沟通长效机制,充分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推深做实“四送一服”工程,深入开展减税、减费、减息、减租、减支“五减”惠企行动,加快“四送e服”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简化企业办事行政审批程序,提升企业审批服务便利度。精简行政许可事项,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探索推进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加快实施“标准地”制度和“亩均效益”评价,探索实行全员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加快政企共建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强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深化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加快“皖事通办”平台建设,实行7×24“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机制,提升“互联网+监管”效能,持续优化“四最”营商环境,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

第三节  创新社会治理及服务机制

完善以“雪亮工程”为主体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方位实现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的长效治理,着力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探索创新“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健全以信息化为引领的基层服务治理“大联动、微治理”体系,形成以“大联动”中心为核心,立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以财政拨款、购买服务的方式,形成多方参与基层治理机制。全面建成新型社区,实现涉农居民全面安置入住。以推进新型社区依法有效自治为目标,着力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议事组织执行组织监督组织为自治主体,以市场化的物业服务中心为载体,其他社会组织为补充的自治管理新机制。落实安全生产党政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和安全隐患治理,严格事故责任追究,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健全社会风险评估和实施后评估机制以及突发事件检测和应急体系,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深化平安高新建设,完善全时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方位实现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的长效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等重点领域诚信建设,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联合奖惩制度,打造“信用高新”。积极推动信用市场发展,支持信用服务机构开发利用信用信息资源,推广使用信用产品,促进市场化运作的信用服务产业发展。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在高新区积极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良好氛围。

第四节  加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公共研发及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双创”承载能力。以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依托,以中科院(蚌埠)科技成果交易转化中心、蚌埠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为创新平台载体,积极推进蚌埠科技城建设,加快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发挥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特色优势,汇聚国内外著名研发机构等研发资源,培育高成长性新型企业,加强新材料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积极谋划创业苗圃、创客空间、创新工厂等新型孵化载体建设,健全创业辅导、孵化培训、创业融资等一体化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电子测量仪器实验室、昊方企业技术中心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大力支持WM众创智慧谷等专业机构建设以科技人员为核心、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功能的众创空间,加快铜铟镓䂩薄膜光伏联合实验室、国家滤清器重点实验室建设,强化区域创新协作联动,深入推进龙头企业与上海、南京、合肥等地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务实合作,加强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的合作对接,引导领军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围绕产业链系统布局创新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形成股权、期权合作的可持续发展联盟,共同建设联合实验室、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企业,依托长三角海创中心建设,深化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引领和服务全省创新发展,将我区打造成国内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

第五节  大力培育引进创新人才

坚持将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牢固树立“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观,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才基金、创新团队扶持基金为依托,以培养省级创新团队、“3221”产业创新团队、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带头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为抓手,深化“人才+技术”“团队+项目”柔性引才模式,形成人才引育的链式效应。积极探索与清华大学、西安交大、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加快建立离岸双创孵化器,引进美国硅谷创新资源,加快构建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积极探索与中科院、玻璃设计院、214所、中电科集团、海军士官学校等在蚌高校院所联合建设创新创业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造就一批专业工匠。

第六节  大力培育壮大创新创业主体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全面提升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充分激发全社会创业热情,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活力和潜力。加快培育具有创新领军能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投入、研发和成果应用推广中的主体地位,使高新区成为全市打造高科技发展的核心区域和领先区域。重点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健全研发组织体系,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开发前沿新产品新技术,参与重大科研国际分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高校院所共建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加强研发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到创业板、新三板上市、挂牌融资。到2025年,培育一批潜力大、成长快、效益好的“单打冠军”和“行业小巨人”。

第七节  大力营造一流创新创业环境

深化创新驱动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服务支撑体系,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加快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支持在蚌高校和区内企业开展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试点,探索建立有利于成果转化的灵活机制,吸引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高新区转化。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实施国家、省、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对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企业加大配套资金的支持力度。支持和鼓励区内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筛选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性好的创新成果,采取成果转化后补贴、贷款贴息等多种激励方式,促进成果转化。开展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示范,鼓励企业新产品应用推广和市场拓展。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积极谋划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和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创建工作,持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专利申请质量。

第八节  大力实施质量强区战略

打造区域质量品牌,加快实施品牌(服务)质量标准提升行动计划,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建设一批区域质量品牌,培育一批质量标杆企业,争创全国质量奖。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加快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安徽)蚌埠园区建设,开展“一站式质量服务站”试点,有机融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资源,为企业提供质量综合服务。完善产品质量监管制度体系,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与惩处力度。开展“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不断优化要素配置机制,提升集约节约化水平。

第五章  瞄准高新高端,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

坚持“质量强区”“产业强区”战略,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围绕中国(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产业定位,重点发展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一中心两基地”主导产业集聚式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现代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谋划生物医药、服务外包、咨询信息、大数据与数字经济、康养旅游等新兴业态,改造提升印刷包装、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构建“3353”现代产业体系,力争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百亿级产业集群,夯实工业的支柱地位,将高新区打造成新兴产业聚集地,为建成“实力高新”奠定坚实基础。到2025年,建成千亿级园区,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持续进位。

第一节 大力打造世界级硅基新材料制造中心

依托省级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发挥产业优势,构建产学研商用产业发展模式,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承接长三角其他地区硅基新材料产业转移与合作,重点发展新型显示、太阳能光伏、特种玻璃等产业,打造世界级硅基新材料制造中心。到2025年,硅基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力争突破120亿元。

新型显示。以终端制造为引领,依托凯盛科技、国显科技、鸿程光电等重点企业,重点推进凯盛集团新型显示产业园二期、鸿程光电智能显示终端产业园、安徽路网新型显示产业配套基地等项目建设,围绕新型显示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主动对接国家及省产业政策,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突破一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鼓励企业与大院大所对接,共建研究院和技术转移机构,实施重大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加快发展高世代TFT-LCD、AMOLED面板用基板玻璃和显示模组用盖板玻璃等信息显示玻璃,推动新型显示集聚发展,培育形成新经济增长极。

太阳能光伏。依托凯盛光伏、兴科玻璃等重点企业,重点推进兴科高效薄膜太阳能电池背电极玻璃、宝晶晶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园、凯盛科技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二期等项目建设,支持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发电产品、LOW-E玻璃与建筑一体化推广应用,重点引进实施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项目建设,打造从光伏硅片、光伏电池、光伏组件、光伏储能到光伏系统应用产品的太阳能光伏全产业链。

特种玻璃。加快推进5.0药用玻璃等项目建设,通过高质量引资、招才引智、创新合作方式,加强股权、技术、人才、基金合作,支持跨国公司以并购方式设立外商投资企业,鼓励境外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开展战略投资,开展互利互赢的技术转让,鼓励共同设立研发中心、实验室,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与跨国公司开展品牌、渠道、标准合作,支持企业纳入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体系,鼓励与跨国公司共同设立孵化器、加速器、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重点发展建筑节能玻璃、安全玻璃、玻璃纤维和微晶玻璃等产品。

第二节 大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依托域内外科研院所,积极重点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5G通信、集成电路等产业,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到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力争突破150亿元。

5G通信。依托大富科技等重点企业,依托中电科40/41所等单位技术优势,加快5G通讯产业园建设,打造5G前沿技术研发创新基地。支持5G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建设一批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对接域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吸引一批5G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在我区落户,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紧跟5G网络建设、终端设备、应用场景发展趋势,推动毫米波基站测试技术、多模终端处理测试和物联网窄带多载波定制测试技术、核心器部件宽带化集成化设计等核心技术研发,加快基站测试仪、终端综测仪、天线测试系统等5G测试产品的推广应用。加快高新区5G特色产业创新创业园建设,支持中电科40/41所等院所参与6G(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关前瞻性研究。

集成电路。依托双环电子、昌盛电子、崧欣电子等重点企业,加快布局先进工艺和特色工艺制造生产线,完善装备、材料、先进封测等上下游环节配套,加快建设第三代半导体中试研发和器件生产线,提升本地产业链配套和协作能力,增强产业链竞争力。发挥龙头企业和平台的带动辐射作用,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一批关键技术转化和批量应用,鼓励设计企业研发和销售自主创新产品。重点推进集成电路集群促进机构建设,形成一批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孵化平台,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形成强有力支撑。

第三节 大力打造安徽省重要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积极谋划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重点打造智能制造、机器人、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打造成安徽省拥有一批领军企业、知名品牌、高端产品的重要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到2025年,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力争突破150亿元。

智能制造。依托浩中机械、普源分离机械等重点企业,加快推进产学研用联合创新,攻克关键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整机、数控机床、工业设计等智能制造产业,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整机的发展作为传统产业提升的突破口,以发展数控机床、工业设计为切入点服务全产业链。

机器人。依托凯盛工业机器人、中科院高铁服务机器人、大汉博宝特家用机器人等重点企业,开展人工智能、机器人深度学习等基础前沿技术研究,突破机器人核心技术,实现智能机器人创新应用。

高端装备制造。以高精度、高可靠性为主攻方向,围绕昊方、柳工、安瑞科、凤凰滤清器等龙头企业,整合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新一轮技术改造,提高高端装备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推动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发展。

第四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依托省级服务业集聚区(集聚示范区)建设,促进服务业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实现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品质提升,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等现代服务业。

总部经济。完善总部经济促进政策,积极谋划以迎宾大道、天河湖东岸等总部经济基地建设,积极对接长三角,引进一批综合型总部,发展壮大一批研发中心、采购与销售中心等功能型总部,高起点建设一批地标性高端楼宇和专业化商务楼宇,打造成为蚌埠核心引擎作用的中央活力区,集聚创意、法律、会计、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特色品牌楼宇经济,引导楼宇经济项目和企业规范有序集聚,将总部经济打造成为我区经济发展强劲引擎。

电子商务。依托总部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将高新区建设为立足皖北、服务长三角的现代商务服务中心。加快京东云数据服务中心、上海极兔速递皖北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跨境电商试点。做大做强电子商务应用,支持有实力的商贸流通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着力完善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引进全球性、全国性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设立区域企业总部,支持本土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壮大。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服务体系,大力引进国际知名商务、管理、技术、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落户,鼓励发展法律服务、咨询服务、教育培训等业态。

现代金融服务。加强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地方金融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引导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相对聚集,加快绿色金融发展,力争引进更多的股份制银行开设服务窗口。设立支持企业上市基金,为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和金融支持,建立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加强企业上市梯队建设,加大力度推动优质企业在不同层级市场上市,形成资本市场上“蚌埠高新板块”,提升我区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能力。稳步发展新型金融业态和服务中介,支持融资租赁、融资担保、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等金融服务发展壮大,支持高新区行业龙头企业组建融资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通过股权、债权、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支持我区重点产业发展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节 加快布局新兴业态

以技术创新和应用为依托,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加快布局生物医药、服务外包、咨询信息、大数据与数字经济、康养旅游等新兴业态,打造成我区经济创新发展新增长点。

生物医药。鼓励生物医药企业源头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加快药品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具有自主产权的新品种,做大做强生物医药骨干企业,促进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链延伸,实现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式发展,尽快培育形成核心竞争力。

服务外包。着力加强服务外包平台建设,全力引进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企业,积极承接经济发达地区的服务外包业务,打造主导产业突出、创新能力强的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将我区建设成为皖北地区极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地、省内外服务外包产业梯度转移重点地区。

咨询信息。积极推动“互联网+”与产业、社会事业深度融合,大力培育和扶持科技研发、工程咨询、专利代理等生产性服务机构,着力构建信用体系、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社区服务等一批专业化信息平台,积极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法律援助、电子政务、中介服务等科技、信息服务。积极推进驻蚌高校、科研院所与区内企业的协同创新,加速科研成果落地产业化。到2025年,建成1家以上研发设计工程化服务产学研合作实体。

大数据与数字经济。建立适应大数据发展的制度体系,建立政府数据资源公开制度。推进数字产业化,实施数字产业集群建设工程,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统一的政务数据服务中心,打造政务数据开放平台,积极谋划建立皖北地区大数据资源交易中心。重点发展数据价值挖掘、数据可视化等大数据基础软件产品。面向城市管理、生产制造、产品营销等重点行业,发展以行业数据分析挖掘为核心的一体化应用解决方案。加大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与供给,积极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实施“企业上云”专项行动,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促进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康养旅游。依托大峰山旅游文化集团等重点企业,挖掘淮河、大洪山等旅游资源,重点发展休闲旅游、健康饮食、生态观光、医疗康养项目,加快老年医院、康复中心、护理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推进蚌埠高新区康养中心项目,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间的业务协作机制,加大旅游品牌创建力度,积极谋划大洪山创建国家级风景区工作,重点推进蚌埠市高新区新型显示小镇省级特色小镇建设,创立“康养旅游+”新模式,多产业融合发展康养旅游产业,打造成皖北休闲养生度假综合旅游胜地。

第六章  深化开放合作,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坚持“全面开放”战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构建为契机,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机遇,发挥我区独特的区位、产业优势,创新推进精准招商,深化开放合作,将高新区打造成对外开放引领区、内陆开放新高地,为建成“开放高新”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节 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深入推进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建设,强化我区产业基础水平和科技创新综合能力,挖掘内需潜力,推动我区企业向研发、检测、维修、营销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鼓励出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拓宽我区企业“走出去”渠道,积极培育一批跨国企业。提档升级重点商圈,打造高品位步行街、综合体等商贸载体,减轻企业负担,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增加消费便捷度,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促进文化旅游、商贸餐饮、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等消费,巩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第二节  加快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建设

用好更大改革自主权,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开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特别清单,积极探索“双自联动”,加强自主创新示范区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协同联动及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双自”叠加区域核心优势,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自主创新与自由贸易深度融合,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合作体制机制,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政务服务环境,着力打造制度创新建设高地,加快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积极推进“数字自贸”建设,鼓励高新区企业“走出去”开展产能合作,加大外商直接投资奖励力度,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加快海外创新孵化中心、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招引海外机构来蚌埠片区创建孵化平台,促进孵化器载体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

依托长三角产业转移承载区和示范区、长三角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大通关、大平台、大通道建设,通过飞地经济、总部-生产基地、产业链合作等方式加强与苏州工业园、上海张江、上海临港、杭州高新区等苏沪浙开发区合作,鼓励本地企业与合肥、南京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与教学实训基地,大力推进产学研跨界合作,加快共建实体研究院、公共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等共性技术平台和高技术产业化服务平台,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

第四节 全力创新推进精准招商

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围绕国家产业导向和我区主导产业现状,重点聚焦硅基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大力推进或引进公司制管理模式,支持政府推动、企业运营、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开发模式,探索委托市场主体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园区建设、招商、运营、管理和服务,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坚持精准招商、寻链招商、以商招商、纾困招商、中介招商、资本招商,大力深化恳谈会招商、以商引商,积极探索平台合作招商、资本招商等新模式,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重点实施“四送一服”工程,加快规范化、机制化、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建设,引进产业关联程度高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招大引强,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型、科技型、总部型企业,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第五节 打造产业承接优势平台

采取“全市统筹、择优遴选、动态管理”的方式,以蚌埠高新区现有区域为主园区,采取“园中园”、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模式与沪苏浙共建合作园区,实现我区“一区多园”发展。加快与市内禹会区、自贸试验区实现“三区联动发展”,积极形成与与龙子湖区和淮上区硅基产业、与固镇县生物基产业、与其他县区新能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5G、生物医药等“内联外融”联动创新区,加强与沿淮和皖北地区合作,探索产业链、价值链分工合作机制,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新途径,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充分发挥天河科技园水、公、铁多式联运优势,加强园区码头、道路等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和食品等主导产业,加快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建设,推进园区扩容提质,引导项目资源、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等要素集中配置,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先进、定位明确、设施完善的产业集聚平台,承接长三角中心区产业转移,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高产业平台建设和管理水平。

第七章  着力协调发展,打造宜居宜业新城区

围绕蚌埠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建设,坚持“产城融合”战略,优化空间布局,加快交通、市政、能源、新型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生态品质,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提升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促进中心城区品质提升,将高新区打造成宜居宜业新城区,为建成“魅力高新”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节 大力优化区域空间布局

“十四五”期间,我区总体空间布局可概括为“南拓、西城、北联、外协”。

南拓。以电商产业园为基础,充分利用区内中环线以南尚未拓展的空间,加快道路交通网络建设,沿迎宾大道、天公新河-迎河一线积极布局商业、酒店、学校、医院、公园等服务配套项目,以大富科技总部、长安保险总部等项目在本片区落地为契机,吸引域内外企业在此建立总部以发展高新区的总部经济,依托毗邻高速公路的独特优势,加快与国内知名物流与数字科技企业深度合作,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和数字产业,打造成数字经济核心区。

西城。充分利用天河自然资源优势和毗邻蚌埠花博园的地理优势,依托跨天河大桥建设打通西部城区与天河科技园的连接通道,以小黄山周边生态环境改善为契机,围绕中国显示小镇建设,加快完善小黄山周边道路、供电、供水、通讯、医疗等配套设施,加快推进高新人才公园、显示小镇展览馆等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高标准建设秦集镇片区、天河湖片区,打造成我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北联。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建设为契机,加强与北边禹会区的合作与交流,深入探索跨越行政区划的合作共建发展新模式,着重聚焦补全与强化产业链条,聚焦产业集群,以国轩集团、凯盛集团为龙头,依托禹会区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及相关企业,联合打造国家级硅基产业基地;依托禹会区工程机械、包装机械、化工装备等细分领域产业基础,加快建设我区创新型智慧园区,发展壮大智能装备制造业。

外协。依托长三角产业转移集聚区核心区及长三角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建设,突破行政区划管理边界的限制,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发展与域外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深度合作,着力“延链、补链、强链”,采用“龙头+配套”“飞地经济”“总部+生产基地”等产业承接新模式,大力探索与合肥高新区和蚌埠经开区、蚌山区、龙子湖区等省内行政区合作与协作,加强与上海张江、上海临港、苏州工业园、杭州高新区等沪苏浙开发区合作协同发展,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加强产业配套、公共服务、产学研合作等领域全面对接,为我区功能外溢提供承载空间。

第二节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以高速公路、国道、水运航道为骨架,以港口、铁路和一般干线等项目建设为依托,以乡村公路为补充,构建与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相协调、城乡发展相适应、“高效、安全、便捷”的一体化交通运输网络。加快推进兴和路(天河路-八里沟)、山香路(中环线以南)、天河路(燕南路-中环线)、环山南路、金和路(中粮大道以西)道路建设,加快黄山大道、长征南路“白改黑”、中粮大道(兴和路-中环路)改造等项目建设,积极谋划打通跨天河通道,不断完善区内交通路网。加大农村道路提升改造力度,加强农村道路养护,优化城区客运公交线网布局,重点推进秦集公交首末站等项目建设,提高客运综合能力。加快淮河河航道升级改造,重点推进中联黄疃窑综合码头、国电铁路专用线港口辅线等项目建设,打造水运黄金通道。

第三节 加快市政能源设施建设

完善区内供水设施,重点推进秦集镇高埂村、天河科技园村级自来水工程等项目建设,完成农村自来水工程全覆盖。突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重点推进汽车城、绿地世纪城等易涝点整治、城南污水提升泵站等项目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完善电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能源设施建设,重点推进10KV开闭所、35KV开闭所、供电线路等项目建设,高标准满足区内用户用电需求。加快天河科技园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等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

第四节 全力打造数字高新

实施“新基建+”行动,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基站建设规划,重点推进5G试点示范工程、高新区政务云计算中心、“皖警智云”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高水平打造“数字基建”,加强5G与大数据、云计算的融合应用,开展“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全面启动创新性智慧园区建设,打造智能双千兆宽带示范城市。

第五节 提高城市生态品质

加快道路和水源保护地周边防护绿地、绿道、生态防护绿化隔离带、沿河生态防护景观林带等绿地系统建设,重点推进天河、迎河沿岸与张公山、小黄山周围绿地、街头小公园、街边绿地等项目建设,构筑科学合理的绿地网络。加快以污水、垃圾处理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严格实行达标排放。提高城市公厕保洁水平,加快促进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进程,加大市容整治力度,规范户外广告管理,打造富有地域人文特色的城市景观。加快海绵城区建设,加强城市道路、城市小区、公园绿地与广场等项目的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因地制宜做好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

第六节 加快产城融合发展

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理念,重点打造迎宾大道总部经济、小黄山中国显示小镇、天河湖文旅开放三大板块,加快建设以大富科技总部、德豪润达总部、长安保险总部等总部经济板块,沿迎宾大道、天公新河-迎河一线科学布局商业区、居住区、学校、医院、公园等服务配套项目;围绕中国显示小镇模块,加快小黄山周边综合开发,加快推进高新人才公园、显示小镇展示馆、医院、学校、高新人才家园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天河湖自然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秦集镇、天河湖的整体保护性开发利用,坚持绿色、可持续性发展;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实施差别化资源要素配套政策,建立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统筹产业区、居住区、商贸区等功能区布局,实现园区与城镇的交通相衔接、功能相契合、空间相融合的产城融合发展格局。

第七节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注重地域特色,尊重文化差异,突出实用性,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要,体现乡村特色,科学编制村庄规划,着力提升中心村规划建设品位。加快美丽集镇整治、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环境整治进度,全面推进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垃圾处理模式。扩大农村自来水使用覆盖面,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因地制宜改造或升级公共服务设施,开展村庄绿化亮化。利用美丽乡村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特色服务业等,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专业村镇。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田园综合体、康养基地、乡村民宿,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先在美丽乡村中选择一批具有发展基础和潜力的村,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引导和鼓励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采取约束性强的措施,谋划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最美庭院创建活动。

第八章  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全面绿色转型区

坚持“生态优先”战略,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提升环境质量,形成我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将高新区打造成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为建成“绿色高新”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节 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以“三山两河”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提高我区生态系统稳定性为目标,结合美丽淮河(蚌埠)生态经济带建设,大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公园、生态廊道建设,重点推进大洪山区域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小黄山生态公园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天河与迎河沿岸生态走廊建设,加快沿河生态产业带建设,优化张公山片区功能,构建我区生态安全屏障。

第二节 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发展新能源,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双控机制,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在企业中大力推进绿色清洁生产,加快碳搜集等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实施一批低碳产业化示范项目,大力推动工业、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到2025年,单位GDP能源消耗完成省级下达目标,在企业生产制造全过程中推进“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再生”的绿色生产方式,形成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的大循环体系,加快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争创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第三节 大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我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严格监督与治理区内工业企业的废气和工业粉尘,加快完善建筑工地与拆迁工地扬尘管理制度,加强大气污染排放重点单位管控,构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天河流域周边、迎河流域环境治理,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快污水管网系统优化升级、污水净化厂改扩建等项目建设,系统推进水污染治理;加快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大力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综合防控,实施区内重点区域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强化污染土地开发再利用,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实行严格的工业固废总量控制,加快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在建筑新材料、筑路材料中的综合利用水平,深化居民生活垃圾的分类及无害化处理,大力提高固体废弃物利用水平。

九章  致力共享发展,打造民生福祉样板区

坚持“共建共享”战略,着力顺应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全面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致力推动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居民共享美好生活,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将高新区打造成民生福祉样板区,为建成“幸福高新”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节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遵循教育公平原则,以“提高办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为目标,以集团化办学为抓手,坚持改革创新,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力度。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加快幼儿园改扩建、新建住宅小区配套育儿园等项目建设,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重点推进秦集中心幼儿园九塘分园、苏州府幼儿园、鼎元府幼儿园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工作。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统筹中小学教育资源,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智能化建设,重点推进中科院蚌埠高新实验学校、美国弗兰斯学校、山香九年一贯制学校、东周九年一贯制学校、高新教育集团实验中学整体搬迁项目、十四中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加快引导社会和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积极落实教师各种福利待遇,提高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鼓励各级各类学校接受残疾人入学,提高残疾人受教育程度。

第二节 积极发展卫生医疗事业

加快引入国内外高水平医疗资源,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卫生人才队伍,加快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快蚌埠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蚌埠三院高新院区、皖北中心医院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以三甲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家庭保健等健康服务,力争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在社区”的新就医格局,为居民提供安全、高效、优质、便利的基本医疗服务。

第三节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事业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健全完善养老、就业、社会救助等专项计划,逐步形成投入多元化、运行高效、覆盖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借助域内已有的医疗资源,加快养老院、医养结合型养老公寓等养老设施建设,重点推进秦集镇敬老院、民政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养老环境。加强企业员工培训力度,大力鼓励创新创业,加快用工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积极改善企业员工就业环境。强化社会救助资金管理,规范审核审批程序,加大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构筑多元精准的社会救助体系,筑牢民生托底救助安全网。到2025年,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第四节 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以繁荣文化事业为目标,统筹资源,增强文化产品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加快推进文化进社区活动,进一步完善社区文化场所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各级文化场所和设施的利用水平,着力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以强化群众身体素质为目标,大力实施体育惠民工程,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加强区内各社区体育健身器材与设施建设,联合区内知名企业,积极组织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体育赛事,积极谋划环天河湖马拉松比赛,力争打造出具有高新区特色的体育赛事品牌,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第五节 统筹发展其他社会事业

积极开展科普活动,积极为辖区科技工作者做好服务工作,稳步推进科技事业发展。到2025年,辖区2个乡镇及5个社区全部创建成省级科普示范社区,力争创建1个国家级科普示范社区。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继续推进全面两孩政策,充分落实奖励优惠政策,多种形式开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母婴设施建设工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支持指导家庭科学照护婴幼儿,形成“主体多元、形式多样、政策完备、应享尽享、应护尽护”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体系。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充分保障残疾人各项合法权益。强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我区平安建设现代化水平。推动绿色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我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关心并支持驻地军队建设,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努力创建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区。进一步推进消防、工会、统计、气象、外事侨务、港澳、民族宗教、对台、水文、地震、共青团、档案、文史、慈善等社会事业发展。

第十章  聚力安全发展,构建治理体系新模式

坚持系统观念,着力推进依法治区,加强治安防控,化解矛盾风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构建治理体系新模式,为建成“平安高新”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区

完善依法治区工作机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营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公平高效的法治环境。

第二节 提升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加强金融监管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对融资平台、网络众筹等金融业态监管力度,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金融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第三节 强化安全风险管控

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完善重要敏感信访信息报告、通报反馈机制,深化“平安高新”建设。

第四节 完善安全生产机制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对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消防、道路交通、城市建设、工贸、特种设备、城镇燃气等行业和领域定期开展安全排查和安全整治,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加油站、加气站等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切实增强行业、乡镇(园区)安全监管力量,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第五节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全面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食品生产经营监管、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整治保健市场乱象,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的全过程监控。建立与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食品药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建设。积极推进食品药品宣传教育体系建设,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政府的监管责任意识和群众的参与意识。

第六节 着力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加快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有序推进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和应急物资储备仓库等应急管理重大项目建设,提高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公共安全及“新型流感”、“新冠肺炎”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能力,建立专业救援队伍为主、社会救援力量参与的应急救援机制,加强与省市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应急救援协调联动工作的协调配合。

第七节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提高自然灾害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开展工贸行业危险化学品、有限空间、涉氨制冷、粉尘涉爆四项专项治理工作,强化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与风险管理评估信息平台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应急保障水平。

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

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坚定政治信仰,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净化政治生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继续开展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示范基层党组织。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强化督察督办、效能检查、目标考核、纪检监察等手段,实行一督查一通报,督查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进一步转变干部队伍工作作风。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政治监督,坚定不移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盯在贯彻中央、省、市和区党工委重大决策部署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的问题,严肃整治。运用“四种形态”,切实提升监督效果。

第二节  提高政府效能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大幅度减少和调整现有审批事项,重点推进招商引资、重点工程行政审批改革。严格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建立完善并联审批工作机制,全面实施“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实行“一枚公章管审批、一个中心全覆盖”。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纳入电子监察系统,全程跟踪,实时监控,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深化政务公开工作。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在政府网站和部门办公场所公开重点公开岗位职责、服务承诺、办事程序、收费项目、工作规范、法规纪律和监督渠道,方便群众查询,接受社会监督。加强行政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重点,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运行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决策机制,依法行使决策权。大力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开拓创新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切实改进会风文风,精简会议文件。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增强接受媒体监督的自觉性。认真对待媒体监督,自觉接受媒体监督,积极响应媒体监督,要把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当作解决问题、转变作风、改进工作的有力抓手和动力。严格落实行政问责制。科学运用绩效评估办法,对政府绩效管理工作和行政绩效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把绩效评估结果运用于公务员任用管理的各个环节,发挥绩效评估的激励约束和导向作用。对违反科学民主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要求追究责任。开展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实行全员聘任(用)制和绩效工资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第三节  增强规划引领

切实推进规划实施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强化规划引领,加强资源管理,做好要素保障,服务重大项目落地和加快重点工作推进,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执行力。科学分解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明确牵头部门和工作责任,并将之作为对各部门、各单位落实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各部门要深化细化落实计划,明确措施、明确责任、明确期限,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加强总体规划和各个专项规划的有机结合,确保各级各类规划与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创新评估方式,引入社会机构评估等第三方评估机制,增强规划评估的准确性和广泛性。健全规划中期和后期评估制度,全面评估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施效果。

第四节  强化项目支撑

围绕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确立的主导产业与发展重点,积极跟踪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新动向,强化重大项目的“硬核”支撑,谋划一批具有战略性、带动性和支撑性的重大项目,进一步做实做细做优项目库,力争更多既有前瞻性、创新性又有操作性、可行性的高质量项目纳入国家、省、市相关规划,提升规划“含金量”,争取得到国家、省、市对高新区重大项目的更多支持。坚持规划与实施同步推进,秉持开工是硬道理,推动项目落地生根,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提高规划的落地性。完善项目谋划、推进、实施及管理机制,强化项目推进和管理,优化重大建设项目投资主体结构,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建立健全项目推进调度机制,创造有利的项目投资环境。

第五节  增强要素保障

着力破解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瓶颈”制约,切实提升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素保障能力。保障土地供给。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控,积极探索建设用地供给新模式,合理安排土地供应总量、结构、布局,保障建设用地供给。建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体系和审核体制,对拟引进的项目强化土地预审,实行科学完备的土地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定期对用地节地进行考核,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完善建设用地指标体系,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力度,从源头上强化集约节约用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落实资金支持。紧盯国家政策性资金投向,有的放矢地筛选、包装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工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对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保障项目融资需求。积极探索组建新投融资平台与新融资运营模式,引导民间资本有序、合法进入投资领域,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和规范高效的融资运营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规范政府举债融资制度。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建立健全多层次培训体系,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强各类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造就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培育创新创业主体,努力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和创业活力。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依法维护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合法权益,保证人才流动的合法性和有序性,打造人才流动“绿色通道”,营造吸引凝聚人才的良好环境。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