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了解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情况,省统计局根据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近期对安徽企业的创新情况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调查,涉及全省26436家企业。结果表明,本省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各项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实践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市场化资金缺乏、创新政策实施面窄、知晓率偏低等问题也阻碍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现状】
做企业更加看重工艺创新
企业家认为创新对企业生存发展起了重要或一定作用的,占87%,认为不起作用的,占13%。其中,认为“工艺创新”是对本企业发展影响最大的创新活动,占40.2%;其次为“产品创新”,占28.1%;认为“营销创新”和“组织创新”比例相对较低,分别占16.2%和15.4%。
可见,被称为技术创新的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更易受到企业家的重视。
人才是创新成功的主要因素
从企业创新成功的主要因素看,认同“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的受访者占48.2%;其次为“高素质人才”和“员工对企业认同感”,分别占44.9%和42.2%;而“充足的经费支持”、“企业内部激励措施”、“畅通的信息渠道”、“有效的技术战略或计划”、“优惠政策的扶持”和“可信赖的创新合作伙伴”均不足40%。
这种情况表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企业创新的主要推动者,同时企业自主创新更加倚重企业人才,对优惠政策和合作伙伴等因素依赖程度相对较低。
加薪提职更容易激励员工创新
在问及“采取何种措施对员工创新激励效果最为显著”时,有49.5%的企业家选择“增加工资或奖金”,有40.3%的企业家选择“对员工进行岗位调整或升职”,32%的企业家认为是“培训和深造机会”。而60%以上的企业家没有对员工采取“股权或期权”以及“汽车、住房奖励等物质奖励”措施。
调查结果显示出,现实情况表明目前直接的、短期的金钱和升职激励举措仍然是众多企业家的首选,也不免显得有些单一。
【问题】
市场化资金缺乏仍是最大阻碍
调查显示,在安徽开展产品或工艺创新活动的企业中,2013—2014年累计有2527家企业中止了技术创新,占全部技术创新活动企业数的30.7%。
究其原因,首先是缺乏资金,其中“缺乏银行贷款等其他外部资金支持”的占19.44%,“缺乏企业或企业集团内部资金支持”的占16.26%,“缺乏风险投资支持”的占7.34%,三者合计占43%。
其次,是受人才、成本制约,其中“缺乏人才或人才流失”的占16.43%,“创新费用方面成本过高”的占13.16%,“暂时没有创新必要”的占12.27%。
再次,是缺乏相关信息,其中“缺乏技术方面的信息”占5.23%,“不能确定新产品市场需求”的占3.19%,“缺乏市场方面的信息”的占2.81%,“很难找到合适的创新合作伙伴”的占1.72%,“创新成果易被对手低成本模仿”的占1.19%,“市场已被对手占领”的占0.97%。
鼓励创新优惠政策受惠面较低
在认为“相关优惠政策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影响较小或没有影响”的企业家中,有70.8%的企业家认为本企业“不具备享受该政策的资格”。在认为应享受而未享受政策的企业中,有50.1%企业家认为“不知道此政策”,有23.6%的企业家认为这些政策“吸引力不足”,18.2%的认为“办理手续繁琐”,还有8.1%的认为“政府部门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究其原因,除享受相关创新政策的企业面窄外,科技创新优惠政策的宣传、服务和指导工作尚欠到位,很多企业不清楚到底有哪些科技创新政策,怎样才能享受这些政策或者认为办理手续繁琐,导致一些企业甚至是高新技术企业,未享受到或未用足相关优惠政策。
【建议】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新常态下,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应深化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从而为企业营造更公平的经营环境、更明确的市场主体权益、更透明的信用机制和更高效的法治环境。
拓宽融资渠道
调查显示,企业创新主要依赖自有资金,利用银行资金、股市筹资、企业债券、风险投资的比重明显偏低,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融资渠道。一方面,协调银行,为具备一定资质和信用等级的企业提供创新贷款;另一方面,鼓励风险投资基金投资创新项目,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提供支持。
加强创新政策宣传
针对各类创优惠新政策实施面窄、知晓率低的情况,应进一步加大创新政策的宣传力度,扩大创新政策知晓度,鼓励企业用足政策,增加企业运用政策的意识和能力。相关部门应建立协调机制,合力推进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
增强企业家创新动力
一方面,通过表彰和奖励创新成功的企业家,通过声誉激励来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并带动其他企业家的创新;另一方面,营造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倡导创新精神,鼓励企业家树立“危”、“机”并存的信念,有意识地培育、弘扬企业家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