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作日的早晨,坐上班车后,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瓜沥供电所员工孙琳打开“掌上清风”微信公众号,读起刚推送的廉政小故事“海瑞巧治胡公子”,开启了新工作日的一天。
将企业文化延伸至员工8小时工作时间以外,结合“线上—线下”(O2O)方式让文化渗透进员工工作、生活中,是萧山区供电公司建设“五家一圈”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的一项举措。
一个基地让文化“润物细无声”
“为什么选择一个小房子放在这里呢?”“拿起那个玩偶时,你在想什么?”自“五家一圈”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建立后,该公司青年员工来益博便多了一个新身份——— “阳光谈话师”。每天中午,他都会来到企业文化示范基地 “阳光之家”驻点,组织同事们进行心理沙盘游戏。运用经过专业培训的箱庭疗法知识,来益博帮助同事们分析潜意识里存在的压力和困惑,并帮助他们加以疏导。
这个活动得益于该公司今年尝试的一个重要探索。为了让企业文化“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该公司搭建起“五家一圈”企业文化示范基地。
“五家一圈”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引入O2O模式,由“线上”“线下”两个模块组成。“线上”是“五家一圈”中的“一圈”,指的是一个为员工建立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多媒体的“信息交流圈”;“线下”指的是各具功能的“五家”,即用于兴趣培养的“员工之家”,用于心理疏压的“阳光之家”,兼具党员活动室、道德 讲堂和企检共建室功能的“党员之家”,安装了技能实操模拟机和工器具的“技能之家”及用于员工健身锻炼的“健康之家”。
“观察‘五个家’和‘一个圈’的设计,不难发现,围绕核心都是一个‘人’字。我们的目的是让企业文化紧紧围绕着员工需求展开,让员工在活动中感知和接受企业文化,从而真正实现企业文化入脑入心。”该公司党群工作部主任张俊说。
一套理念让文化如“绿叶发华滋”
“你看这个沙雕作品,描绘的是电力人在围垦造田而成的沙土地上架起第一基线杆,再看这个部分雕刻着的一簇瓜,灵感来源于瓜沥‘沥瓜而蜜’的典故……”在该公司瓜沥供电所,员工高银燕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五家一圈”企业文化示范基地,这是该公司在推进基层企业文化理念上的表现。
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该公司还摸索出了“从心出发”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让员工和企业找到真正“互联”的方法。该公司建立了一支“心理互联”的员工援助师队伍,建设了一个“体验互联”的“五家一圈”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编制了一本“学习互联”的黄金心态培训教材,建立了一套“愿景互联”的站所员工职业发展体系,形成了一种“认知互联”的文化管理模式。
青年员工黄小栋便是 “愿景互联”的直接受益者。作为一名学习电力专业的大学生,他参加工作已经五年了。“在班组干了几年基础性的工作后,面对接下来的职业发展,我说不困惑是骗人的。”黄小栋说,“当时,公司和所领导一起为我做了职业导航,帮助我找到了兴趣点和自己的优势,并帮我制定了下一阶段职业发展规划,这让我又找到了目标和动力。”现在,黄小栋是瓜沥供电所配网组专职,每天都在为迈上更高的台阶而努力。
一种氛围让文化“化作春泥更护花”
虽然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瓜沥供电所员工朱珊霞有了自己的工作习惯,她隔三差五地便要跑到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去看一看,看的最多的是 “劳模明星”风采展示区。她仔细阅读了“抢修先锋”朱国军、萧山区“好女儿”卜黎芸等一批电力“明星”的故事,“这些前辈就是我的榜样,我要学习他们的敬业态度,争取有朝一日也成为公司的‘明星’”。正是这种先进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影响着企业的方方面面,助力该公司打造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员工队伍。 同时,该公司还在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内设置专门区域,以“点亮玉树”为支点,弘扬“善小”精神。瓜沥供电所从2011年起发起“点亮玉树”爱心帮扶活动,四年来参与了为玉树10所学校2000多名师生送电的全过程,并先后入选“中国2011平凡的良心”、2012年《国网公司全面社会责任感人故事集》、2013年国网公司县供电企业最佳实践案例及2014年浙江公司社会责任白皮书和社会责任优秀根植项目。
“在号召员工帮扶玉树师生的过程中,我经常被问到‘值不值’或‘该不该’的问题。”瓜沥供电所所长李红回忆道,“其实答案显而易见,在爱心帮扶中,员工凝聚成一股向上向善的力量,这种力量培育出员工不怕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金一诺、千山万水服务客户的‘五千’精神,就像‘化作春泥更护花’一样,文化促成了新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