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磨店社区的职教城,拥有上千名大学生志愿者,但他们在日常志愿服务中却常遇到“尴尬”。如何协调当地居民需求和志愿服务?日前,新站区启动“家计划·社会融合”项目,以政府出资金志愿者出服务的方式,为当地回迁居民提供系统服务。
志愿服务常遇“尴尬”
“志愿者想为居民办点事,可不少人看到生面孔,都不愿意配合你,让志愿者很尴尬。”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老师余婷婷告诉记者,以往开展志愿活动,先是要跟社区联系好,再通知到具体的住户,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志愿服务效果也很有限。此外,在很多居民的观念里,志愿活动像是走过场,一阵风过后就没有了,大多得不到系统化开展。不光居民对志愿者有隔阂,志愿者本身是否专业,也存在疑问。余婷婷是社区管理专业的老师,在她看来,一名合格的志愿者,需要经过全方位的培训,才能保证服务质量。
“志愿服务是公益性的,但也需要一定的如资金支持,才能提升活动规模和效果。”余婷婷说,单凭学校的支持是不够的,政府如果支持部分资金,志愿者、社区居民都将受益。今年,新站区举办首届公益创投项目竞赛。看到这个机会,余婷婷和学生们为少荃家园小区,量身打造了“家计划·社会融合”项目,最终获得了5万元资金。
服务效果第三方评估
少荃家园,是磨店社区典型的“村转居”社区,正处于成长过渡阶段,社区虽已具备城市社区的居住形态和组织形式,但居民的社区融入还存在很大困难。“家计划”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居民实现角色转换、重建邻里关系。
余婷婷介绍说,“家计划”项目根据社区实际情况,通过有效的沟通、服务、组织,力求从改进社区关系入手,解决居民就业、消费、教育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对城乡居民身份角色转换不适应、社区活动参与度低、社区文化生活体验缺乏等深层次问题。
记者看到一份项目进度表,在接下来1年时间里,一系列志愿服务将定期开展。项目结束后,效果好不好谁说的算呢?记者了解到,将由第三方机构全程介入,系统对项目进行评估,并监督资金使用情况。
盘活上千志愿者资源
记者了解到,为了盘活职教城的志愿者资源,磨店社区乃至新站区做出诸多尝试。
“职教城有19所高校,其中16所有志愿者团队,志愿者人数超过1000人。”磨店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规避志愿服务的同质性和重复性,磨店社区今年牵头成立了“青年志愿者联合会”。联合会的作用,一方面在于健全完善志愿者招募及注册机制、培训机制、管理机制,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还能化零为整,精心统筹志愿服务项目,真正服务于急事、难事。
此外,今年投入100万元,面向社会征集为老服务、助残服务、青少年服务、救助帮困、其他公益项目等6大类项目方案。经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和社区登记的社区社会组织均可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