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切换
新闻
阜阳:特色园区竞风流
2015
12/31
12:45

机电产业、纺织产业、循环产业等特色产业持续扩张;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临泉庐阳现代产业园区等新兴园区不断涌现;金种子生态产业园、江淮汽车底盘等一批事关各地特色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有力推进……当下,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区已成为阜阳实施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战略的坚强基石。

工业发展靠园区,园区发展靠特色,底子薄、基础浅的阜阳更是如此。“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开发园区以改革创新、转型发展为动力,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特色主导园区发展

计划年产值1.8亿元,而占地仅有28亩,容积率达到2.78。2012年底入驻颍州经济开发区的阜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个“小而精”的工业企业。近日,记者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只见经过一道道高科技制造工艺,一张张功能多、样式新的病床、手术床、推车被一一制作出来。

“眼下,我们的产品远销欧美,年产值上亿元,可日产病床3000张。”阜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明团说,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他们十分注重科技创新,企业有一支15人的研发团队,研发的产品已申请14项国家专利。为了使产品跟国际接轨,公司每年会组织两次职工到德国企业学习先进技术和理念。同时,公司跟省内多个医院有合作,在研发产品时,都会跟医院的医生、护士等进行交流,以使设计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在颍州经济开发区,像阜康医疗设备这样的机械电子企业还有很多,如美连德电子生产的线缆连接器线被广泛运用于手机、液晶电视、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中,起到连接各个电子芯片的作用,被誉为电子产品的“血管”;北矿磁材生产的高性能磁粉可以用于一切需要产生磁场的多种设备、产品,比如医疗器械、家用电器、汽车、高铁票等。

园区要发展关键靠产业,一套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是园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作为阜阳成立较晚的园区,“十二五”期间,颍州经济开发区朝着建设“新型工业示范区和产城一体新城区”的目标,经过近五年的发展已形成机械制造、电子电器和轻工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

市发改委地区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二五”以来,阜阳各地园区结合自身区位、要素资源等优势,本着错位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每个园区科学定位,重点培养2-3个主导产业。目前阜阳开发园区已形成了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电子机械、林产品、再生资源利用及服装纺织等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发展规模效应已显现,经营性收入占园区经营性收入的64.67%,有力地提升了园区经济的竞争力。

支柱强,则工业强,一个特色鲜明的园区,有力地推进了阜阳工业做大做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开发园区实现全区经营(销售)收入1553.4亿元,同比增长16.2%,绝对额全省排名第四;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019.4亿元,增长18%,绝对额全省排名第四;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71.1亿元,增长17.9%,绝对额全省排名第五;实现税收43.3亿元,增长1.4%,绝对额全省排名第四……各项指标较五年前,均呈现跳跃式增长。

特色催生产业集群

一个个米粒大的LED光源经过高科技设备的加工,变成了一支支高亮度、低能耗的LED灯管。记者近日来到临泉经济开发区的富鑫雅光电科技,亲眼见到了LED灯的生产过程。

“这里产业基础较好,产业链配套完善,来此投资是正确的选择。”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富鑫雅光电科技主要加工生产LED系列路灯、草坪灯、隧道灯、景观灯等,是集LED灯产品开发、制作、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公司,企业于去年入驻临泉,将致力于建设皖北较大的LED灯生产企业。

“机电产业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对环境污染少,属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园区加快发展的有力支撑。”临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庆安说,基于此,“十二五”期间,临泉经济开发区把机电产业定位为首位产业,通过招大引强、培育孵化、政策奖补等举措,力促形成产业集聚。目前,该园区已入驻富林电子、康源节能、大旗科技、智创精机、捷力数控机床等近40家机械电子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

随着入驻机电企业数量的增多,产业集群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刘庆安说,目前,富林电子的数据线、西村电子的变压器、深泽电子的电路板,已经和富鑫雅公司的LED路灯、大旗科技的机顶盒等终端实现配套生产,而大旗科技的进入预计将带来30家左右的配套企业,临泉机电产业园区正在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2013年,临泉经济开发区电子产业园被省经信委确定为省电子信息产业园,为皖北唯一一家。

“十二五”期间,阜阳各地围绕特色产业,不断招大引强,产业集群日益凸显,竞争力持续增强。像临泉经济开发区一样,界首光武循环经济工业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再生塑料集散地,从业人员4.6万人,入驻企业55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7家、规模以上企业21家,园区企业生产化纤、无纺布、雨鞋等各类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了由收购到加工、由资源到产品的转变;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商贸物流这一特色,大力加快汽贸物流园建设,目前汽贸物流园已建成约300万平方米,占地5平方公里,累计投入约90亿元,入园4S店汽车品牌77个,建成58个,无论从品牌数量还是从品牌档次,都是皖北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之一。

产业集聚的加快,离不开龙头企业的支撑作用。“十二五”期间,阜阳各地园区坚持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行业集中,培育出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目前各地龙头企业普遍已经跻身产值“亿元级”企业,界首田营工业园形成天能、华宇等为龙头的极板、蓄电池产品加工,以骏马工贸为龙头的铅化工产品加工,具备年拆解45万吨废旧铅蓄电池、年产33万吨再生铅的能力,在全国市场份额中占到三分之一;极板及铅蓄电池合计3100万千伏安时,占全国总量的18.5%。

特色促进潜力释放

“医药流通大市场,正在成为医药生产大基地。”谈起“十二五”期间太和工业的最大亮点,太和经信委主任洪保荣如是说。

早在“十二五”以前,太和医药商业就有“买全国、卖全国”之美誉。“十二五”期间,太和县着眼市场机遇,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前店后厂”的模式,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目前,太和经开区业已形成以生物医药为导向,以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制剂为核心,以化学制药、现代中药、保健品及医疗健康服务、医疗器械为主体,以药用辅料包材、制药设备、卫生理疗、医药物流为补充,以科技研发、会展信息、金融服务等为配套服务的现代医药产业体系。园区已入驻医药企业135家,其中骨干企业57家、医药高新技术企业8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9家,2014年医药工业产值突破90亿元,今年前7个月已突破百亿元大关。

“医药产业是我们的首位支柱产业,我们将抢抓机遇,努力把太和打造成全国较大的生物原料药生产基地。”洪保荣说,目前,太和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成功跻身全省首批14个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通过集聚发展,计划到2017年,基地生物医药产值不低于507亿元,税收不低于18亿元 ;到2020年,产值不低于1036亿元,税收不低于49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开发区跨越发展必由之路,也是开发园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近几年来,阜阳开发园区抢抓机遇,以技术研发为先导,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和带动,为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依托各地开发园区,阜阳已形成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六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一批新兴园区不断涌现。“十二五”期间,阜阳抢抓省委省政府支持皖北崛起等政策机遇,加快与合肥合作对接工作,其中阜合现代产业园区经省政府批准设立四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拆迁安置、投融资等工作快速推进,欣奕华高新材料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江淮中重卡生产基地项目、台湾康师傅饮用水生产项目等正在建设。临泉庐阳现代产业园也于今年初启动建设,将重点发展机械电子、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积极培育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发展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年产值400亿元、集聚20万常住人口的规模。

“十三五”期间,阜阳将继续围绕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实施经济开发园区转型升级工程,通过推动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建设创新驱动型园区等举措,确保到2020年全市开发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的80%,争取1-2家开发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2-3家经营(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的园区。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