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康产业有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支柱产业
健康产业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全球医疗健康年支出总额占GDP总额的9%左右,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从国内看,随着人均收入增长、人口结构变化、消费结构的变化等,社会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健康需求,未来这方面需求规模将进一步快速放大。
1.收入和消费增长将推动整个健康产业快速发展。从具体结构性指标看,2015年我国消费规模已经突破30万亿元,预计未来5年我国消费需求将保持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整个消费规模将达到5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从消费带动服务业发展看,估计到2020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稳定在65%~70%左右,估计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从2015年的50.5%提升到2020年的58%~60%左右。
2.旅游和养老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产业。未来20年世界旅游行业将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国际旅游人数预计平均增长率为每年3.3%,平均每年新增0.43亿人次。 2015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6.15%;随着未来5年我国养老产业及支出每年将保持10%速度发展,到2050年将会超过GDP的15%,而2100年这一数字将占GDP的20%左右。未来5年,以健康、医疗、旅游为重点的服务型消费将保持年均2个百分点左右的增长速度。
3.新型业态进一步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壮大。 2013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养老、健康保险、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等8大业态。随着老年人口及健康问题越来越被关注,未来在老年护理、健康咨询、健康体检、健康教育、在线监测等领域将会出现更多的新型健康服务业态。同时与健康服务业直接关联的中药材、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健康产品及产业将获得快速成长机会。例如亳州市2015年中药材专业市场交易额近300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药企69家,超10亿元的3家。随着健康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联网+健康服务、健康旅游、修行养生等新业态将快速发展。以修行养生产业为例,已经成为新兴产业而得到快速发展。
二、加快安徽健康产业发展的对策
未来5~10年,安徽应着力培育和发展健康产业,并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是形成适应城镇化发展中基本的健康服务需要,二是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健康产业体系。
1.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的健康产业体系。 (1)形成层次分明的健康产业。健康产业的发展与城镇化以及人民生活需求存在密切联系,必须分清楚健康产业发展领域,在城镇化发展中必须保证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基础上,加快健康产业发展,形成层次分明的健康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在医疗健康领域,如何有效推进基本公共医疗服务需求,形成城镇化和医疗服务之间协同,同时立足社会群体不同需求,做好顶层设计,理顺关系,有重点加大健康产业布局,有助于加快健康产业体系形成和发展。(2)做大特色健康产业发展规模。以亳州中药材为例,2015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85万亩,药材种植专业村庄达到800多个,种植龙头企业56家,种苗企业36家,规模以上中药饮品企业80家,已经形成了一个种植、种苗供应、药材交易和现代加工完整的产业链。做强健康产业,必须立足于现有产业基础上做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聚和创新要素集聚,才能真正发展,优化发展。 (3)加快健康产业创新能力培育。健康产业发展,必须立足于健康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价值创新。围绕重点产业、拳头产业,要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管理能力;要重点推动工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具体要加强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物、中药、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等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做强做大;积极发挥安徽中药产业优势,积极推动中医药产业做大做强。积极发展新兴健康产业,有步骤重点推动健康产业品牌建设。
2.营造有利于健康产业发展的市场大环境。(1)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是进一步梳理食品、医疗、养老等行业的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权限;加快对现有的科技创新创业政策梳理,积极推动科技人才创新创业;鼓励各地采取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建设医疗、养老、体育健身、康复等设施,扩大医疗、养老、体育健身、康复等政府购买服务范围。 (2)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促进生物医药等领域中小企业成长;引导保健食品、绿色食品、保健用品、无公害农产品行业龙头企业、优强企业围绕产业链延伸拓展,支持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和创新;积极引进国内外优强绿色食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和社会办医疗、养老、健康管理、护理、康复、保健、疗养、体育健身、商业健康保险机构等企业和项目;支持健康养生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在部分领域及地区要采取更多的措施,吸引更多的资本,形成投资健康产业的高地。 (3)加快健康产业产品市场平台建设。建设“健康产业云”平台,推进健康养生产业与大数据产业融合发展。以展会、博览会、网上产品博览、中药材大市场建设等为突破口,加大与中心城市对接,特别是与国内发达地区、东南亚等中心城市对接,引导企业、经销商借助展会、互联网平台,建立外销网络,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国际高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