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月27日从阜阳市人社局获悉,今年以来,全市各地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化运作的可持续发展思路,重点打造就业、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就地就近就业平台,以乡镇、特色村为中心,建立“20分钟就业圈”,提供8.6万余个就业岗位,带动1.4万余名贫困劳动力就业。
27日一大早,把孙子送到学校后,55岁的孙俊兰来到家附近的林创阁箱包厂,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因手关节弯曲,不能拿握重物,她只能做些剪线头、穿拉链的活。正是这份简单的工作,改变了祖孙二人的生活。
孙俊兰是太和县三塔镇三塔村人,13年前老伴去世,5年前儿子去世,紧接着儿媳离家出走,留下一个8岁大的孙子。5年来,她独自拉扯着孙子,依靠低保政策、亲朋接济,勉强度日。
2016年,经三塔镇社保所介绍,孙俊兰来到林创阁箱包厂。“我是三级残疾,3年前又做了一次手术,身体不太好。”孙俊兰对记者说,老板不嫌弃她手脚不灵活、干活慢,中午还为她和孙子提供免费午餐,“很感谢政府和工厂,现在就想好好干活,把日子过得更好。”
就业是民生之本,破解贫困户增收难题,必须最大限度地促进贫困户就业。鉴于此,市人社部门结合实际提出构建“20分钟就业圈”的设想。“‘20分钟就业圈’就是以乡镇、特色村为中心,以工业园、农民工创业园、就业扶贫基地、扶贫车间等为支撑,依托贫困劳动者现有的主要交通工具,以20分钟通勤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贫困劳动者以这个圆为基本工作、生活范围,就地、择优、充分就业,实现增收。”市人社局副局长董晓红介绍。
为推动“20分钟就业圈”建设,我市一方面加大资金、政策等方面支持力度,打造就业扶贫园区,把一批龙头企业发展为就业扶贫基地;另一方面,加大扶贫车间建设力度,并在其带动就业的基础上,拓展公共就业服务、电子商务、技能培训等功能,升级打造就业扶贫驿站。同时,通过扶持种植养殖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打造辅助性岗位就业托底平台等方式,开展脱贫行动计划。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就业扶贫示范园区12个,建立省级就业扶贫基地5个、市级119个、区县级511个,提供岗位4.13万个,安置贫困劳动力3004人。新建、改建扶贫车间638个,成功打造就业扶贫驿站82个,带动1.4万余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913人。开发辅助性岗位3750个,吸纳贫困劳动力2867人;开发居家就业岗位2.69万个,吸纳贫困劳动力348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