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2019“安徽经济30条”出炉。2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对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负增效纾困解难优化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进行解读。
当前,宏观环境更趋复杂,不确定性更大,风险挑战更多,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实体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成本高、融资难、环境不优。此次《意见》聚焦实体经济、动力转换、供需两端、三大攻坚战、民生改善,发布30条利好政策,干货十足。
聚焦实体经济,《意见》在已有支持政策基础上,又提出了一系列帮助企业纾困解难、降本增效、优化环境的举措。
“把能减的都减下来,能降的都降下去,让企业轻装上阵。”据省委、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必方介绍,综合测算,这些新的政策举措实施下来,全年可新减轻企业负担200亿元左右,加上既有的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轻负担1000亿元以上。
比如,国务院提出允许连续3年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按最高按50%标准减征“六税两附加”,我省顶格按50%的标准执行,经测算可减税35亿元左右;对契税适用税率的调整,全部按3%执行,预计减税45亿元左右;将“我省货车、挂车、专用作业车等车船税年税额标准降至法定最低标准”预计减税5亿元左右;电力直接交易预计降费45亿元左右;下调船闸收费降费约0.3亿元;相关政策为企业减轻社保费用负担40亿元左右。
对安徽省来说,实现高质量发展,动力在科技创新,主体在先进制造业,抓手在“三重一创”。聚焦动力转换发力,《意见》延续并丰富了支持创新发展的财政激励等政策,省财政安排130亿元左右,采取“借转补”、事后奖补、产业基金等方式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并丰富完善了科技创新、“三重一创”等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争取我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抢占先机。
聚焦供需,《意见》围绕“铁公机”“电气水”、公共服务、人工智能等基础领域,以及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等短板弱项,通过招商引资、保障用地等举措,明确“往哪投”“谁来投”和“支持投”等问题。
同时,在扩大服务供给、优化消费环境、健全流通体系、支持外贸进出口、走出去等方面提出系列支持政策,切实增强消费的基础作用,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去年三大攻坚战初战告捷。今年,《意见》针对重点任务,从政策层面给出实打实的支持,从工作层面提出硬性要求,引导各地各有关部门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啃下硬骨头,进一步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
例如,在防范财政风险方面,允许使用财政库款提前开展专项债券对应的项目建设;在脱贫攻坚方面,明确提出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量部分全部用于贫困革命老区县、深度贫困县。
当前,我省民生短板仍然突出,特别是皖北地区、革命老区保障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聚焦民生改善,《意见》积极补短板、强弱项、兜底线,在增加民生投入、实施33项民生工程、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支持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政策的推进落实情况,都将全部纳入到省“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平台中进行调度,省纪委监委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审计厅,将对这些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进行督查监督,力度空前。
“真金白银的给,大刀阔斧的降,多管齐下的投,全心全意的服务,每一条都是实打实的举措。”李必方说,安徽每年都会出台经济30条,今年题目叫“减负增效,纾困解难,优化环境”,就是要释放减负信号,体现政策的延续性与创新性,提振市场预期,提振企业家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