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切换
新闻
安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9
06/24
16:41

近日,安徽省出台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18年,安徽省围绕制造强省建设,持续实施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了一批创新能力强、特色突出、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优势地位的行业 “配套专家” “单打冠军”和 “行业小巨人”,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工业经济发展。

“小块头”焕发 “大能量”

目前,全省已累计培育认定2199户 “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根据安徽省企业生产运行分析系统监测,目前有2125户省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填报生产运行数据。截至2018年底,省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资产已达4375.6亿元,同比增长10.5%;吸纳就业41.8万人,同比增长8.9%;2018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27.8亿元,同比增长11.8%;利润总额317.4亿元,同比增长14.8%,呈现出资产、就业、收入、效益全面上升的良好态势。安徽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虽然仅占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的11.1%,却贡献了18.2%的主营业务收入和20%的利润,小块头焕发了大能量。

从经营规模看,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为集中,户均主营业务收入为2.1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57户,占比2.8%;5亿元~10亿元141户,占比6.6%;1亿元~5亿元909户,占比42.8%;5000万元~1亿元472户,占比22.2%;5000万元以下546户,占比25.6%。

从发展速度看,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营业收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平均增速达到11.5%。其中,30%以上的510户,占比24.0%;10%~30%的704户,占比33.1%;10%以下的911户,占比42.9%。

从经济效益看,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利润总额为317.4亿元,户均利润为1494万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158户,占比7.4%;2000万元~5000万元258户,占比12.1%;1000万元~2000万元293户,占比13.8%;500万元~1000万元351户,占比16.5%;500万元以下1065户,占比50.1%。

从企业分布看,区域和行业较为集中。区域分布较为集中,江淮地区数量最多,皖南地区次之。其中合肥、芜湖和安庆位居前三,分别占比13.1%、9.5%和9%。行业分布较为集中,装备制造845户,占比39.7%;轻工641户,占比30.2%;电子信息152户,占比7.1%;化工143户,占比6.7%;医药117户,占比5.5%;冶金93户,占比4.2%;建材70户,占比3.2%;纺织64户,占比2.9%。

在全省近2万家规上工业企业中,2199户省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压舱石”作用凸显,已成为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只干一件事”

“专”为本。倡导 “专业化”是中小企业决胜市场的立身之本和

“大树之根”,鼓励企业聚焦主业,把握好专业定位,专注 “只干一件事”。安徽昊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二十年专注生产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占据了全球10%的市场份额,稳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全省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导产品销售收入均占企业销售收入的60%以上,在细分市场领域位居全国前十或安徽前五。在重点领域上,从制造业向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拓展。

“精”为要。倡导 “精细化”是中小企业提升能力的关键路径,在中小企业中普遍推行精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 “智”造智能化装备,在机器人喷涂、打磨、系统集成和控制器等方面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关节机器人出货量全国第一。全省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与或主导制定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3000余项,拥有145个 “中国驰名商标”和740个 “安徽省著名商标”。

“特”为技。倡导 “特色化”是中小企业培育比较优势的 “独门绝技”,以 “人无我有、人优我特、以特取胜”确立独特市场地位,在汽车、家电、食品等千亿支柱产业中扶持壮大了一批 “小而美”企业,成为完善产业生态链的生力军;在量子、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中培育发展了一批 “小而尖”企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安徽雪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863重大科技项目,攻克了生物发酵法制备苹果酸技术,DL-苹果酸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新”为魂。倡导 “新颖化”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加快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管理、新模式在企业的运用和转化。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动参与小米生态链配套,智能手环累计出货量突破4000万只,稳居全国第一。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户均比例超3%,户均拥有发明专利5件,涌现出1544户高新技术企业,1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5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记者 安再祥)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