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合肥与上海的 " 双城合作 " 平台、吸纳超过 3000 家企业入驻、各项创新技术层出不穷 ……6 月 17 日,记者走进位于肥东的 " 合肥上海产业园 ",探寻产业集群东向发展的 " 秘密地 "。
打造百亿级机器人
及智能制造产业 " 新高地 "
今年 2 月份,总投资 50 亿元、年产 360 万片的协鑫集成再生晶圆项目,正式落户合肥肥东产业小镇,这一填补国内自主再生晶圆量产空白项目,将助推肥东打造成国内最大规模的再生晶圆生产基地,也成为安徽打造万亿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 " 新助力 "。
像这样的大项目落地,在肥东机器人产业小镇数量不少。
" 自 2017 年我们机器人产业小镇落地肥东以来,已经导入以‘机器人 + ’为核心的 13 个工业项目,其中有 6 家已经开工,今年正在推进 4 个项目的开工建设。" 据肥东机器人产业小镇产业负责人江军介绍,计划通过未来 3 — 5 年的招商建设和运营以后,形成以机器人产业为抓手,构建从孵化、研发、生产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大生态。同时,打造百亿级机器人及相关智能制造产业新高地,实现 " 机器人 + 产业 " 的广泛应用。
本土企业持续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
" 目前,我们生产区共有 5 条驱动桥智能装备线,其自动化、智能化在国内都属于一流。" 走进合肥海源机械的生产区,这条自动化生产线正有序产出车桥,这些产品,也将输送至德国凯傲集团、比亚迪、江淮等车用品牌。
从事车桥及油缸的设计、研发及制造 20 年,目前其车桥和油缸配套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处于前三位。" 可以说,迎难而上、创新研发成为我们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主因。" 据合肥海源机械副总经理吴爽介绍,今年疫情期间,为了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在做好防疫保障的前提下,2 月 10 日起就首批复工复产,到 2 月底已经恢复到往日 100% 的产能。
而下一步,该企业也将持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加快与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安徽省机械科学研究所开展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研发水平。
合肥技术保障全球抗 " 疫 "
大众耳熟能详的小天才电话手表、OPPO 手机的摄像头技术,均是 " 合肥造 "。6 月 17 日,走进位于肥东的安徽光阵光电科技,展览厅内的不少产品吸引了参观者驻足,这个自 2017 年落户肥东的科技企业,在短短三年内将摄像模组技术做到了全国一流。
新冠疫情期间,作为一家科技技术型企业,安徽光阵运用自身科技创新等优势,加入到阻断疫情传播行列,全力加入全球抗疫。
" 我们成立了远红外热成像模组的项目生产,围绕红外成像产业链,根据市场发展需求,依托公司现有的业务,进一步开发并丰富终端产品应用。" 据安徽光阵光电科技常务副总陈勇介绍,红外测温响应时间快、非接触、使用安全,对疫情做到早期发现。
" 后期我们这项技术还将应用到警用的人脸识别系统中,比如,在警盔上安装了这样一套系统,警方在巡逻过程中就能对街道上的行人进行识别,实现实施抓捕逃犯等功能。" 陈勇表示。
合肥、上海 " 双城合作 " 的重要载体
肥东经济开发区成立于 2002 年 9 月,2005 年经安徽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18 年 1 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 ( 筹 ) ,将其整体并入安徽肥东经济开发区,保留 " 合肥上海产业园 " 牌子。
" ‘合肥上海产业园’是合肥市与上海市‘双城合作’的重要载体平台,在区位交通、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土地资源等方面具有巨大发展潜能,也是合肥市东向发展的新平台、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肥东县委常委、肥东经济开发区(合肥上海产业园)党工委第一书记赵庆一介绍,截至目前,该园区已入驻企业 3000 多家。
" 面临新冠肺炎对经济带来的冲击,为助力企业渡过疫情难关,肥东经济开发区将 2020 年定为‘为企服务基础年’,构建‘精准、便捷、高效’的常态化企业服务管理体系。" 赵庆一表示,在助推园内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同时,也在加快合肥上海产业园的建设。" 目前,我们已启动东方大道、岱河路、白马山路、关井路等 18 个重点基础设施的设计、招标和施工。中铁合肥新型交通、民商物联网等项目也在同步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