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正式下文批准认定第六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滁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获批,它作为安徽省唯一一个地处江淮分水岭岭区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以及皖东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级农业创新平台,将对引领滁州市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乃至江淮分水岭区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依托高科技人才 发挥科技驱动效应
据介绍,滁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分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核心区在定远县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建设,规划面积3.6万亩,产业规划为生物种业、(定远猪)健康养殖、设施园艺、农产品加工、涉农服务等五大产业;示范区为滁州市4县2市2区30个示范基地,辐射区则为滁州、合肥、六安、安庆、马鞍山等江淮丘陵地区。
为着力发展现代型农业,该园区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科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在园区搭建了院士工作站、皖江生猪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农业大学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等三大科技创新平台。园区内6家企业建立了企业技术(工程)中心,园区所有企业与高等院校均开展了至少一项以上产学研合作项目。目前,园区已引进涉农科技人才52名,创新团队3个,科技特派员26名,通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以创意链引导产业链,充分发挥科技的驱动效应。
创新园区模式 推广新型农业服务
记者了解到,按照围绕产业链铺设创新链的思路,接下来,该园区将重点建设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皖江生猪产业技术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等创新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培育新型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并实施科技特派员与经营主体“一对一”对接工程。
同时,该园区还将着力加强园区信息化建设,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农业物联网,实现对农业基地的远程服务,建立起“从源头到餐桌”全程追溯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资金安排上,该园区在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企业牵头承担的重大科技专项等6个方面均能获得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对于将其建成江淮分水岭及长江中下游沿江丘陵地区“四化同步”“两型农业”的典型代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