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省总在全省范围内首批选聘55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主要用于省内17个国家级开发区和部分省级开发区工会工作。9个多月后,在2015年全省首批省总直补开发区(工业园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述职评议会上,“摸底”、“服务”、“维权”等词语在这些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们的述职报告中频频出现。
地毯式摸底 网格化管理
对于这些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来说,对自己所负责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内的企业进行摸底调查成了他们要做的头件大事。
“掌握一手资料至关重要,”来自滁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姚夕梅用网格化管理形式对区域内规模以上企业进行划分,“城南有169家,城东176家,城北52家企业,其中重点企业60家,中型企业164家,小企业111家……”没有过多的言语修饰,一连串数字里,我们仿佛能看见瘦小的她四处奔波的场景。
“我直接接触或多次接触的企业167家,目前已经新建工会85家。”陈永莉也是来自滁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在调查摸底中,她将自己接触到的企业大致分成四种类型,分别是:态度好、行动快的企业,态度好、行动慢的企业,态度好、没行动的企业以及态度不好、也没有行动的企业。陈永莉告诉记者,针对企业不同的态度,她会拿出不同的方案“各个击破”。
新企业主动要求组建工会
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建立工会主席、工会干部职业化、社会化的新途径。相对于其他地市来说,池州市在这条路上起步较早,对于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管理及发展相对成熟。
“从国企下岗后便去了一家私企,没有工会这个‘娘家人’,员工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事多了去了。”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杨群英告诉记者,2008年当上了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后,他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每个企业建立工会,让工会成为职工的依靠。
目前,他所在的开发区内正常生产经营的168家企业已经全部建立了工会组织。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帮助缓和劳资关系等服务性工作是他们当前的工作重点,“工会组织得到了企业职工、企业老板的认可后,新建企业还会主动找我们要求成立工会”。
这几年,杨群英帮农民工讨过薪水,也多次帮受了工伤的工人维权,还曾在深夜里蹲守拦截想要卷款逃跑的工厂老板,“2014年被省总选聘为直补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后,我觉得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
继续选聘50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
据了解,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包括指导所在开发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发展工会会员;指导和帮助基层工会开展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就工资调整机制、女职工权益保护、劳动安全卫生等签订专项集体合同,推动企业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等。而去年首批选聘的省总直补开发区(工业园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们刚上岗时,有的是曾经接触过相关工作的,有的却是“一张白纸”,通过培训和自主学习,他们在履行职责的道路上努力探索。
在4月24日举办的全省首批省总直补开发区(工业园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座谈会上,省总党组书记、副主席徐建明确表示,过去的一段时间,各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在基层做了大量务实、有效的工作,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思考透彻,具有前瞻性。同时,他也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和职工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基层工会组建率偏低的现状仍然不容忽视,要坚持不懈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要确保规模较大、职工人数较多的基层单位工会组建全覆盖,小微企业通过基层工会联合会或联合基层工会实现有效覆盖。
据省总组织部部长夏建华介绍,今年,省总还将以直补方式为部分市辖区工会选聘50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将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