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位于芜湖市地域中心,区域面积319.7平方公里,人口20.2万人,辖峨桥镇和保定、三山、龙湖、高安街道。2018年7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撤销原芜湖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安徽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将其整体并入安徽芜湖长江大桥经济开发区,使用“安徽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名称,加挂“芜湖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牌子;2020年7月,经国务院区划调整批复同意撤销三山区,原三山区行政区域委托安徽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安徽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芜湖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一体管理,继续保留“芜湖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牌子。
三山经济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公铁水联运优势显著,沪渝高速、滁黄高速、宁安高铁、宁铜铁路穿境而过,G50和芜湖长江二桥均有出入口,长江岸线约34公里,三山港常年通航停靠万吨级船舶,距商合杭、宁安高铁芜湖站仅20分钟车程,距京福高铁无为站和芜宣机场约40分钟车程。生态环境良好,芜湖城市“绿心”龙窝湖湿地面积达万亩以上,浮山、响水涧自然生态保护区环境幽雅,宜居宜业宜游。
近年来,三山经济开发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整合优势资源,抢抓产业转移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大力培育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电器、半导体新型显示、新材料、清洁能源、现代物流等重要产业。近年来,培育了以中联农机、集瑞重工、玉柴动力、芜湖造船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以格力电器为代表的电子电器产业;以熙泰科技、通潮精密机械、东润光电为代表的新型显示及半导体产业;以东方雨虹、维森智能、长青藤、达锦、宝格丽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长江LNG内河接收(转运)站、信义光伏、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以三山港、宝特公路铁路物流基地、海螺港务等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产业。区内芜湖现代农业机械产业集聚区被列入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三山现代物流园、峨桥现代新型茶叶交易集聚区被批准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正步入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良性发展轨道。
截至2020年底,入驻企业200余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22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含100亿以上1个)。三山经开区入选省级园区循环发展试点名单,并被评为2019年度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区。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8亿元,增长2.6%;财政收入34.6亿元,增长13.3%。
“十四五”时期是三山经济开发区谋划实施振兴计划,推进产业兴区、品质强区、生态优区和融合建区“四大战略”,构建“十大支撑体系”,加快建设高水平开发区、有魅力生态区和现代化中心区,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三山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时期。充满活力的三山经开区将以区划调整为新的起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到“十四五”末,在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经济总量迈上一个新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基本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发展质量核心指标居芜湖市第 一方阵,经济总量跨入全省开发区第 一方阵,进入国 家级经济开发区培育期,在省市支持下申报国 家级经济开发区,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
三山经济开发区区位优势明显。位于芜湖市域中心,是芜湖市着力打造的现代化滨江新区,是芜湖市优化城市结构的重要功能组团和产业发展基地,是国务院确定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之核心区及起步区。 开发区地处长三角腹地,是中西部通往长三角的重要节点。境内有东西向的沪渝高速和南北向徐福高速的交汇;宁安高铁、沪铜铁路和华电铁路专用线构成铁路网络;市内交通四通八达;中桩物流、三山港、海螺港、东汇港4座港口常年停靠万吨级船舶,货物吞吐能力可达3000万吨,也是长江溯江而上蕞后一个可停留万吨级货轮的深水良港,定期远洋航线直通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商杭、沿江、徐福高铁40分钟到达南京、合肥90分钟到达杭州、黄山,2小时到达上海,3小时到达武汉,4小时到达北京、福州。到南京禄口机场和芜宣机场60分钟车程。